023 崇禎疑心試探太子 首輔中計招引強援(1 / 2)

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朱慈炤發愁如何經略西南,愁得睡不著覺,在床上輾轉反側。

與此同時,崇禎與太子則在弘德殿中寂然端坐,相顧無言。

禦案上放著河南的軍報,分彆來自諸督師、總督、總兵、監軍太監、監軍禦史。

戰局之崩壞,形勢之嚴峻,給父子兩人徹底整抑鬱了。

由於身邊的宮女都換成了六十歲老嫗,太子倒是精神了,從此可以心無旁騖地專注於政務和學業。

但是河南這個局麵,讓太子實在說不出話來。所有試圖解開封之圍的援軍都失敗了,開封徹底成了一座孤城。

現在是城外闖賊吃糧食、城內軍民吃人。

就看誰先扛不住了。

最讓人心驚的是,以前明軍與闖賊野外會戰,勝多而敗少。如今卻變成了一觸即潰,幾乎所有總兵都在極力避戰。

也不知道是闖賊的戰力忽的暴漲了,還是那些武將陡然生出了異心。

終於還是崇禎忍不住先開口了:“太子,你對監軍禦史彈劾總兵許定國的奏報如何看?”

太子斟酌片刻,謹慎地開口:“許定國在率軍前往開封途中,部卒嘩變、大肆劫掠,此罪一。

許定國至黃河北岸,隸侯恂統屬。他前往謁見,中軍大門尚未開啟,中軍副將丘磊阻之,許定國拳毆丘磊。此罪二。

及入謁,仍對侯恂語出不遜。此罪三。

按監軍禦史所奏,侯恂之子侯方域勸其立斬許定國,兒臣以為可行。

如今武將日益驕縱,還畏敵避戰,再不嚴懲,恐怕將成尾大不掉之勢。”

崇禎搖了搖頭:“你錯了,武將現在已經尾大不掉了。哎,人心散了啊。

侯恂的處置才是對的,你現在殺了許定國,其他總兵及其部屬就更不會出力了。

你是不知道,文官掌軍,對武將各種欺辱、打壓。

武將們早就受夠了。如今朝廷對地方的控製下降,他們的反彈是必然的。

就比如左良玉,以前多麼勇猛,對朝廷也忠心。從今年下半年開始,也對朝廷心寒了。逃跑、避戰、擁兵自重,他也就都乾的出來了。

這種事情,一旦開了頭,後麵就輕車熟路了。”

太子回道:“兒臣愚鈍,敢問父皇將如何挽救危局?”

崇禎無奈地搖搖頭:“開封糧草斷絕,已經開始人相食了。我們的援軍則被打的徹底沒了士氣。

現在另調精兵來不及,開封陷落,就在一兩個月之間了。

河南一失,陝西、山西、山東,都岌岌可危。

山西總兵許定國什麼樣,你也看見了。陝西、山東的武將們跟許定國也大差不差。”

崇禎一拍桌案,長長歎息:“是朕對不起你啊,弄出這麼一個爛攤子給你。

千錯萬錯,最大的錯就在於輕率發起鬆錦之戰。

大明十三萬步騎精銳,一戰儘沒。…。。

明軍的脊梁被打斷了,人心、士氣也全散了。

如果不在鬆錦與東虜發起決戰,如果這十三萬精銳之師還在,什麼李自成、張獻忠,不過是插標賣首之輩罷了。

都怪當時的兵部尚書陳新甲,非要催逼洪承疇出戰,才招致了鬆錦之敗。”

每念及此,崇禎都痛心疾首。

太子不敢出言附和,但心中也是倍感惋惜。若那十三萬精銳還在,至少陝西、河南、山西是能牢牢守住的。

父子兩人又沉默了片刻。都到這時候了,崇禎還不忘試探試探太子:

“鬆錦大戰剛開啟的時候,許定國擬製勝方略題奏,請複設皮島之師以牽製東虜。

你怎麼看?對毛文龍你怎麼看?”

太子的回答堅定而簡略:“皮島之師不可複設,毛文龍不可平反。”

“那你覺得袁崇煥以尚方劍斬殺毛文龍,是對是錯?”

太子回答:“毛文龍私通東虜、擁兵自重,不尊朝廷、形同藩鎮,是死有餘辜,其罪當斬。

袁崇煥擅殺毛文龍,有專斷之嫌。但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

戰局瞬息萬變,作為督師,持有尚方劍,斬殺總兵官也是無奈之舉,情有可原。”

崇禎點了點頭,對太子的回答,說滿意也滿意,說不滿意也不滿意。

滿意之處在於太子將來不會為毛文龍平反,這是崇禎最顧忌的事情,一旦毛文龍平反,那就證明自己是錯的,皇兄天啟帝是對的。

那還得了,太有損聖德了。

不滿意之處在於,太子的看法,很明顯受那些東宮講官影響甚深。

崇禎又問道:“最近一大幫翰林都在吵鬨,說定王有奪嫡之心。你怎麼看?

還有,你對漢王怎麼看?

等你將來登極,打算如何對待你的兩個弟弟?”

太子回道:“汙蔑,都是汙蔑。定王隻是莽撞任性了一些,要說他想奪嫡,兒臣是萬萬不願相信的。

至於漢王,比定王還更任性。定王有些舉動,都是被漢王帶偏了。

將來的話,自然是兩個弟弟封藩就國,繁衍生息。兒臣與兄弟禮尚往來,相互扶持。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