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驚世發布(四)(2 / 2)

“樓上的太片麵,就算通過圖靈測試也不代表就是真正意義上的人工智能,實際上14年的時候就有俄羅斯團隊開發出了一台機器人,首次通過了圖靈測試,但是後來呢?毛用沒有。隻為通過測試而開發的程序,遠遠談不上是人工智能。”

“會不會明天就有機器人大軍要占領地球?求土豪趕快破財消災!”

……

這樣的反應,其實也在陳文浩的意料之中。一開始,他的確隻是想將智能語音控製技術作為反擊蘋果公司的工具,但是在和小卡的溝通和反複思考中,他慢慢改變了主意。接下來,他的工作重心將會轉向打造飛月救援的航天器上,不會有太多精力關注在程序軟件的更新換代,他更願意一勞永逸地推出一種產品,既能展示公司實力奠定江湖地位,又能滿足他想用科技改變生活的夙願。

在當初的啟動階段,小卡受限於內置在核心的,人工智能基礎法則的約束,以及勘察器的數據庫限製,隻能提供不會弄歪地球科技樹、而且還能快速推廣、籌集資金的技術,自然而然地從人工智能上著手。隨後幾個版本的軟件,都隻不過是小卡自身最基礎應用的不同變化。

人工智能可以做的,遠遠要比幾款軟件能做得多的多,也是時候,讓世界逐步地了解真正的人工智能。當然,考慮到社會的接受程度,此次亮相的被稱之為“類人工智能”,對其功能做了很大的限製,但也遠超如今所有的人工智能產品和應用。

“此次發布會的演示部分就此結束,接下來是自由提問時間。”陳文浩語音剛落,台下如林般的手臂瞬間舉起,不僅僅是媒體席,嘉賓席和幸運會員席也有不少人舉起了手。

方雨欣帶著行政部的同事在負責會場提問秩序,她拿著無線話筒轉頭看向陳文浩,等著他點名提問者。提問的機會交給了已經迫不及待的媒體席,一位坐在前排的女記者。

“陳總,您好,我是it最前線的記者。您說的人工智能,是推銷產品的噱頭呢?還是真的呢?有何證明?”

陳文浩聽說過這家媒體的名號,《it最前線》的銷量在it類專業媒體中穩定在前三名,以深度分析最新的it動向和專業犀利的業界評論而聞名,屬於it從業者必看媒體之一。

提問的是名女記者,能在it媒體業中廝混的女性,除了極少的新手,基本都是經驗豐富的老鳥。看這名記者提問時條理清晰、語速飛快卻吐字清晰的樣子,就知道這必然屬於後者的行列。

“我首先要糾正一點,是‘類人工智能’,而不是‘人工智能’。這有很大的區彆。”陳文浩解釋,“形象地來說,我們日常使用的軟件,就像是一套拉磨的工具,你想磨點黃豆粉啥的,要麼弄條轉磨的牲口,要麼乾脆自己上陣,否則你不能指望黃豆放在那,自己變成粉;而類人工智能則像是經過訓練的牲口,你隻要給個指令,它就開始自己轉圈磨粉;而真正的人工智能,就好比是成了精的牲口,你隻要和它說,想要現磨的黃豆粉,它就會滿世界去找黃豆找工具然後磨成粉,等更熟練點,說不定直接給你買點人家磨好的黃豆粉。”

“然而,49年之後,動物是不能成精的,切記切記。”

等到全場笑聲平複,陳文浩收起了臉上的笑容,“類人工智能與人工智能最大的區彆是,不會形成自己的意識,但是它會學習會進步,可應用於眾多領域,成為人們生活和工作的幫手。我不必去特意證明什麼,今天軟件就會開放下載,大家可以自己親身感受一下。”

隨後的記者提問,圍繞人工智能是否成立、表現形式和應用範圍繞了很久。在此之前,誰也想不到,本以為是一場正常的軟件發布會,最終竟然成了人工智能的討論會。對大多數與會者來說,依然還是半信半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