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完美入軌(2 / 2)

五萬米!

十萬米!

數值開始改用公裡為單位。工作人員解說道,“我們的飛行器預計抵達高度為520公裡,總預計用時為16分鐘,目前用時4分鐘。到達指定高度後,飛行器將在一個小時內繞地球一周,然後返程。”

在場這些人來此之前,都對今日試飛的內容有所了解,但是在現場聽到這番解說,又是完全不同的感受。當畫麵中飛行器加速後將機頭抬到了80度仰角,整個機體尾部出現一圈圓錐形的霧氣,級彆最高的幾名來賓也有點坐不住了,前傾身體盯緊光屏,仿佛這樣能看到更多細節。

***

***

離地365公裡的國際空間站,吉米列正隔著玻璃窗拍攝照片。隨後,這些照片在經過仔細挑選後,會被發布在社交平台上,作為空間站當值的宇航員,這也算是他的工作之一:和普通民眾進行交流溝通,做一些宇航知識的科普宣傳。

突然,在玻璃窗的右下方,兩道白色線條初次闖進他的視野。“嘿,這都是什麼東西?”他的第一感覺是火箭發射的軌跡,但很快又被自我推翻了,從來沒見過兩枚火箭同時發射,還保持著如此近的距離,在他的視角來看,更像是一組飛機編隊,主機和僚機配合默契地以同樣速度巡航。可是,怎麼可能有飛機編組能跑到如此高空?

隨著兩道線條不斷攀高和臨近,目不轉睛的吉米看到了更多細節,竟然真的是飛機,而且是兩架從未見過的水滴狀的飛機,機頭幾乎要仰成了垂直角度,高速飛行形成的音浪如聖光般籠罩在飛行器的外殼上。他大聲呼喊著正在操作儀器的同事,“我的神啊,安德森,快來看!有飛機!”,手裡還不忘嫻熟地操作著相機對焦、拍攝。

在兩名當值宇航員的注視下,兩架飛機執著地向上不斷飛行,在國際空間站的不遠處劃出一條向上的軌跡,並消失在了視野之外,隻留下了氣流擾動後的兩道痕跡。

“難道是nasa重新啟動了航天飛機計劃?”兩人發呆了片刻後,一人不由自主地問道。

“絕對不可能!白房子裡的先生們為了補上巨額赤字,正忙著要和所有人玩貿易戰呢,怎麼會批準這種燒錢的東西再上天。就連我們這個空間站,都很快要被放棄了吧。”

……你說得很對,我竟無言以對。

吉米乾脆漂浮起來,在突出物上幾把助力就來到了一台屏幕前,確定了空間站目前正處的位置,他敲打著鍵盤,嘴裡自言自語地嘟囔著,“先確定這麵玻璃窗所麵對的地球區域,再根據飛機出現的大致角度,然後預估一個速度值,這樣就很簡單了,我們馬上就能知道,他們來自哪裡。”

“該死!我早就該想到的。”吉米抬起頭,迎上安德森好奇的目光,“是中國!”他又去翻看之前拍攝的照片,“哇哦,看這幾張照片,我有預感或許能得獎。不管了先上傳吧,讓基地決定能否公開。”

***

***

即使機艙內的觀景玻璃都還是封閉狀態,但是坐在飛行器裡的人都能明顯感覺到速度在不斷降低。

陳文浩的身體素質讓速度變化對他的影響很小,留有餘力地關切看著一邊坐著的戴玉倩。之前因為加速,其他人都被重力牢牢地壓在了椅背上。

即使飛行器有外星科技的底子,但因為保密等各種原因而妥協采用的雙引擎係統,依然讓飛行過程中的最大載荷超過了3g,基本也是沒經過專業訓練的普通人能承受的最大載荷了,當然,身體素質非常好的也有能承受到5g的。不過,吸收了空軍抗荷服技術,再經過集團研發部門的優化的特製服裝,可以大大緩解這種壓力。具體的減負數據也是這次試飛的測試項目之一。

脫離了推背感的戴玉倩,給了陳文浩一個微笑,表示自己情況很好。其他幾位乘客也分彆發聲,狀況都不錯。看來這套特製服裝的效果不錯。

電子音此時響起,“我們已經位於離地520公裡的太空,飛行器即將入軌。”與此同時,每個人身邊的觀景玻璃的電動遮板自動打開。

還不等眾人忙著欣賞外麵的場景,飛行器切換到了電動引擎上,開始緩慢但穩定地旋轉機身,以機頭朝下,對著地球的角度開始進入預定軌道。

“機頭朝下進入軌道,不是為了方便宇航員更好地看到地球的地平線,用於手動調整傾角。我得到的資料顯示,這架飛行器並沒有手動操作係統,怎麼也是機頭朝下入軌?”後排來自軍方的人員提出疑問。

自然有第二排公司的專業人員回答他,“你的問題沒說錯,機頭朝下入軌的確是為了自動係統出錯時,更好地手動操作。我們的飛船之所以也是這樣設置,原因很簡單,請朝窗外看。”加寬的觀景窗外,地球已經露出了真實麵貌的一部分,視野儘頭是一段圓弧形的輪廓,從恒星射來的光線給這層輪廓鍍上了一層光芒,美得轉不開眼睛。“答案就在這裡,因為這樣入軌的視野景致更好。我們這可是旅遊太空船哦!”

電子音適時響起,“入軌成功!祝大家擁有一次美妙的太空旅遊體驗。”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