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二人甚至都沒坐一輛馬車,入宮途中也毫無言語。
明日就是除夕,群臣也不用上朝,而是儘力做好最後的收尾工作。
老朱陛下此刻正和戶部尚書楊思義對賬,越對越對不上,所以楊思義已經開始慌了,額頭上滿是汗水。
每年臨近除夕,這最忙的就是戶部,因為歲末要進行核算,本該提早許多日,就該出來的,經過幾次驗算無誤再呈交給陛下。
畢竟牽涉到的乃是國庫裡麵錢糧物資的存餘,這可不是小事。
一旦算錯了對不上,明明沒有的東西,結果朝廷卻以為賬麵上的東西還在,到時一旦支出時出現了問題,比如北伐出征調度時國庫卻拿不出來,那便是天大的事,他這個戶部尚書幾個腦袋都不夠砍得!
“楊愛卿,你這賬目……怎麼回事?”
老朱陛下有些不耐煩了,忍不住提出了質疑。
算你娘的蛋!
越算數額差距越大!
你就是這樣拿來糊弄朕的嗎?
感受到了皇帝陛下語氣裡麵的怒火,楊思義嚇得急忙起身跪倒在地上。
“陛下息怒,息怒!”
“因為計算量巨大,又為了防止出現錯漏,所以戶部二十多個文吏,幾乎都是各自驗算,隻有兩邊的數目都對上,方才可以確保數目無誤……”
“臣來之前已經核算過一次,兩邊數目大差不差,可是不知道怎麼現在卻……對不上了……”
老朱陛下臉都黑了,冷冷地盯著楊思義。
這個楊思義,真是越來越敷衍了事了!
當初他可是出了名的能力突出,老朱還是吳王的時候,就任命楊思義做負責錢
糧的司農卿,楊思義對於老朱提出的想法總是詳細謀劃後加以實施,算是難得的賢才乾吏。
結果這才過去了多久,坐上了戶部尚書的位置,這楊思義就開始精於享樂、怠於政事!
戶部統管天下錢糧,這可是關乎社稷的重擔,怎麼能交給這種人?
長期以來積攢的不滿,讓老朱陛下徹底動了更換戶部尚書的心思。
恰在此時,趙永進來通傳,李善長與李祺求見。
老朱陛下聽到這話,眉頭一皺,頓時明白著父子二人是為什麼而來。
“楊愛卿,你且去偏殿繼續核算!”
楊思義如蒙大赦,躬身退出大殿。
李祺走進大殿時,恰巧看到了楊思義的狼狽模樣,心中頓時一動。
“先生,文和,你們怎麼突然入宮來了?”
老朱陛下笑嗬嗬地開口道,示意李善長自己入座。
但李善長卻直挺挺地跪倒在地。
“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此次科舉大考意義非凡,因此老臣建議由陛下親製策問,試於奉天殿,以此顯示國朝對士子的重視!”
老朱原本有些不大高興,認為李善長這是在推脫。
不過聽到後麵,老朱陛下倒是眼前一亮。
皇帝親製策問,那意義可真就不一樣了。
這些新科進士將會成為天子門生,有沒有才乾,老朱也能記得。
“唔……這倒是個不錯的法子!”
“先生有心了,那就依先生說的辦,不過科舉的事情還是先生主持吧!”
朱元璋上前將李善長給扶了起來。
“說起來,這科舉之外,戶部也是一團亂麻,連歲末核算都做不明白,咱想讓先生執掌戶部,先生覺得如何?”
李善長:“???”
李祺:“(???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