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激辨劉伯溫!(2 / 2)

若都去做工,都去修路了,沒人願意種田,沒有糧食產出,天下人吃什麼?

不得不說,韓宜可思考的角度雖然清奇,但還是有幾分道理。

他完全從農桑出發,有理有據地反駁皇帝陛下。

滿朝文武起初一片恍然,接著一片附和。

奉天殿內沸反盈天,老朱陛下氣得直接拂袖離去,連大朝會的流程都沒有走完。

韓宜可這個快口禦史,也再次為他的頭鐵付出了代價,出獄還沒幾天呢,又被打入了詔獄。

李祺聽劉伯溫說到這兒,也是忍不住搖頭苦笑。

韓宜可啊韓宜可,你他娘地真是頭鐵啊!

乾脆以後你叫“頭鐵禦史”算了!

剛出獄又入獄!

咋滴詔獄才是你真正的家啊!

這般想著,李祺也是忍不住歎了口氣。

他看向劉伯溫,沉聲道:“劉先生,咱們先不說錢糧從何而來,咱們分析一下,群臣反對的原因。”

劉伯溫聞言眉頭一皺,冷冷回答道:“自然是因為此策勞民傷財,否則還能有什麼原因?”

他之所以反對,就是因為勞民傷財,所以堅決不同意。

“那隻是你劉伯溫!”

李祺冷笑道:“說起來,這也是我的錯,當日不該在陛

“李文和,你到底什麼意思?”劉伯溫本能地察覺到不

對。

“群臣之所以反對,是因為此策會影響到他們的自身利益!”

“以往百姓子民在鄉野間老老實實地耕田種地,靠天吃飯,他們沒有其他選擇,因為朝廷政策的嚴苛禁錮,所以他們隻能選擇耕田種地,隻有這一條路可以走。”

“可是一旦以工代賑推行下去,百姓子民就有了另外一條活路,他們發現出去做工也能養活家小,種田對他們來說已不是唯一的生路,那麼百姓子民對士紳權貴的依賴便會逐年下降,這就是滿朝公卿儘皆反對的真正原因。”

劉伯溫聞言一怔,如遭雷擊。

“百姓子民都去做工修路搞基建了,那誰來給這些士紳老爺、權貴老爺耕田種地呢?難道他們自己親自去耕種嗎?彆開玩笑了!”

李祺語氣平淡,說出來的話卻發人深省。

“而且,這樣一來不但士紳權貴的收入會降低,而且他們在民間的威信和號召力也會下降,因為以往他們掌控了鄉野間的田地,就能夠掌控依賴田地生存的百姓子民,但是如果當百姓不再依賴田地,那麼他們就無法繼續掌控百姓,反倒是朝廷可以借助修路搞基建,打破士紳鄉紳對鄉野百姓的掌控封鎖!”

“現在,劉先生明白了嗎?”

劉伯溫神情怔忡,隨後長長地歎了口氣。

難怪當日韓宜可發言後,幾乎整個朝堂都站出來反對。

原因竟然會是如此!

劉伯溫還以為,大家都是為了百姓子民著想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