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認。
老朱陛下選人還是很有眼光的。
就比如說這個毛鑲,去了江南之後,直接大開殺戒。
人頭滾滾,血流成河,但凡勾結張方餘孽的士紳豪強,儘皆被抄家滅門,係死者數萬人!
以致於消息傳至,京師震動,天下嘩然!
錦衣衛毛鑲之名,徹底傳遍了大江南北,被冠以“毛人屠”的凶名。
很快就有人坐不住了,動用朝中關係,試圖勸說老朱陛下召回毛鑲,就連劉伯溫也上奏進言。
“陛下,毛鑲此舉有傷天和啊!”
“江南畢竟是賦稅重地,任由他這般屠戮下去,隻怕江南士民將會與朝廷離心離德,於國不利!”
劉伯溫一開口,不少朝臣紛紛跟上。
即便劉伯溫本意是為了大明,可這些人的目的,可就不那麼單純了。
老朱陛下冷冷地看著這些人,一直沒有吭聲。
他理解劉伯溫,也接受劉伯溫的做法,可是一心為公的劉伯溫隻有一人,其餘這些朝臣,是為了什麼,傻子都看得出來。
李善長自從上次被教育後,變得無比老實安分,眼觀鼻鼻觀心,再也不願吭聲。
而汪廣洋畢竟身為帝黨,眼瞅著這些人跳出來反對皇帝陛下,他也不得不出列,與劉伯溫據理力爭。
二人爭論焦點,就在於毛鑲屠戮的那些士紳鄉紳,本身就是罪孽滔天。
勾結張方餘孽走私謀利不說,在地方上那也是為非作歹、欺男霸女,這種禍害留著乾什麼?
這一次,大義站在皇帝陛下這邊,罪證確鑿無比,殺了那又如何?
雙方爭論得不可開交,老朱陛下始終穩坐釣魚台,也不吭聲,就這麼靜靜地看著雙方爭論。
就在劉伯溫還想繼續勸說時,老朱陛下卻徑直起身離去,留下群臣麵麵相覷。
太子標瞧見這一幕,忍不住苦笑著搖了搖頭。
他快步追上劉伯溫,低聲勸道:“先生,此事監察院不應插手,那些江南士紳確實做得太過分了些!”
劉伯溫眉頭一皺,停下腳步,看向太子標認真開口道:“可是殿下,您想過沒有?那是江南啊!”
“江南賦稅占據了大明的半壁江山,一旦生出亂子,那朝廷如何為繼?”
“放任毛鑲這等酷吏屠戮江南,隻會致使江南士民與朝廷離心離德!”
太子標無言以對,最後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劉伯溫離去。
他現在隻覺得自己腦子很亂,不知道誰對誰錯。
父皇派遣水師剿滅張方餘孽,又派毛鑲屠戮江南士紳,正是受了文和之計策,想要將海洋貿易掌控在手中,給大明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而不是任由這些財富落入江南士紳之手。
而劉伯溫的出發點,卻不隻是站在江南士紳,他想得更長更遠,誰都知道江南是魚米之鄉,大明的產量區大多都是在江南之地,所以江南絕不能生亂,更不能與朝廷離心離德。
雙方看起來,好似都沒有錯,可是……
太子標腦海中浮現出了一道人影,他要去青龍山找文和。
等他匆匆趕到青龍山時,李祺正和小臨安在放風箏。
聽見臨安那銀鈴般的笑聲,太子標心中的焦慮也頓時消散了不少。
他向李祺招了招手,後者倒也不覺得意外,跟臨安耳語了幾句,就拍了拍手過來了。
“怎麼?又出什麼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