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戰唯一值得借鑒的,便是忽必烈時期的兩那次遠征。”
“昔年蒙古鐵騎兵鋒席卷天下,忽必烈繼承汗位,開始行用“漢法”,以中原皇帝自居,並采納阿術、劉整的建議,重視水軍訓練,力圖彌補蒙古軍隊的短板。”
“而後忽必烈想要征服倭國這個隔海相望的海外小國,多次派遣使臣前往倭國招降卻都無功而返,隨即忽必烈失去了耐心,意識到倭國“執迷固閉,難以善言開諭”,堅定了對倭用兵的決心,現在想來也是忽必烈為了組建水師選的一塊磨刀石罷了,畢竟那個時候前宋還沒滅亡。”
蒙古鐵騎騎射無雙,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
但有得必有失,正因為他們是馬背上的民族,所以自然不習水戰。
喜好“漢法”的忽必烈也是一代梟雄,為了攻滅有淮水阻隔的南宋,迫切地想要彌補自身軍隊不善水戰的這塊短板,所以給麾下兒郎們精心挑選了倭國這個海外磨刀石,試圖檢驗磨礪自已的水師軍隊。
“這第一次遠征倭國之戰,胡元規模是高達兩萬五千人的蒙漢軍,以及八千高麗輔軍,一度殺入了對馬島、壹岐島等地,隨後開始了登陸戰,結果遭遇了倭人的頑強抵抗,就連元軍左副元帥劉複亨都中箭受傷,元軍選擇暫時撤退到海上,卻不料大風驟起,戰船失陷於颶風之中,將士死傷無數,船隻也焚毀無算,最後元軍倉皇撤退,共計折損了一半兵力,自此胡元第一次遠征倭國以失敗告終。”
忽必烈第一次遠征倭國,就遭遇了台風,最後以慘敗告終。
在場眾人都是心有戚戚,他們倒不是為元軍而傷心,而是在擔憂在那台風!
試想一下,在茫茫海麵之上,突然遭遇了颶風,這該如何是好?
哪怕隻是被卷入了海麵,這人都活不下來了,隻會葬身魚腹、屍骨無存!
徐達、李文忠、馮勝等人,唯一打過的水戰,就是渡江戰役與鄱陽湖決戰,可那玩意兒隻是江湖啊,不是大海啊,二者根本沒有任何可比性!
颶風呼嘯之下,大浪瘋狂襲來,這他娘地誰能夠抵擋得住?
不怪元軍慘敗,實在是他們運氣不好。
而大明諸將,大部分都是旱鴨子,真要去海上作戰,這玩意兒說起來心裡麵都開始發慌。
徐達舉起了手,追問道:“文和,這颶風能否避免?你有多大把握?”
“說十成那是不可能的。”李祺笑道:“九成九吧,台風一般都是在夏秋二季,尤其是秋季最易出現,這也是為何我們必須趕在夏季前出兵,避開秋季的真正原因!”
“運氣好的話,壓根就看不到台風,運氣不好的話,也有可能遇到……”
眾人:“???”
臥槽?
還真有可能啊?
“你們不用擔心。”
李祺出言安撫道。
“台風也分大小,不遇到大型颶風就行了。”
眾人:“……”
你特麼說得輕巧。
那元軍不是就遇到了嗎?
怎麼感覺……小命難保啊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