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三眼神銃!威力大到不像話!(1 / 2)

三眼神銃。

這就是李祺給倭寇準備的驚喜!

它最早出現在後世的明朝,優點是可以連續發射,缺點是射程不長。

後世全國禁槍以前,許多民間百姓都能自已開個黑作坊造出來,因為做工實在簡單粗糙,基本沒有技術含量,隻要會打鐵,有火藥,就一定能造。

以前的海戰,往往都是弓箭和投石互射,最終卻還是要兩船靠近,攀船靠著將士近身肉搏。

然而三眼銃的出現,將會完全改變海戰的戰術格局。

隻要從容列隊射擊,敵軍的船隻根本無法靠近,反而像個靶子被追著打。

海上射箭充滿了不確定性,受到風速和浪潮的影響,精準度會大大降低,除非像這些倭寇般常年生活在海麵上,早已經習慣了這些因素的影響,所以他們的箭矢才會精準毒辣,反觀大明將士,基本上沒什麼準頭。

但三眼銃卻不受影響,一次射擊,方圓丈許皆是打擊範圍,對倭國的小船尤為適用。

大明戰艦上早已列好了一排排將士,每個人手執三眼銃,倭國小船一旦靠近五十步內,便是一陣齊射。

三眼銃威力巨大,倭國小船甲板並不大,一槍射出,造成的傷亡是成片成片的。

兩輪齊射後,基本上倭國小船上的倭寇便死傷殆儘,僥幸活著的也是心膽俱裂,慌不擇路地跳海逃生。

鄧愈和馮勝布置的是外圍鐵桶陣,對內一字長蛇陣,目的就是讓所有三眼銃一致朝外,形成密集的火力網,倭國小船在這樣的火力網下根本沒有靠近的機會,但凡進入五十步距離,倭寇便被轟成了馬蜂窩。

海麵上不斷升起的白色的硝煙,不斷聽到落水聲和絕望的慘叫聲。

李祺站在甲板麵上,麵無表情地看著眼前這一切,聆聽著倭寇的淒厲慘叫與哀嚎,眼神裡麵沒有半分憐憫之色。

三眼神銃的問世,不但會改變海戰格局,而且還會帶給大明的敵軍無法抗拒的毀滅!

因為這種打擊,無疑是降維打擊,倭寇根本就沒有還手之力。

至於倭寇有沒有火器呢?

嗬嗬,他們還真沒有。

倭國第一次出現火器的記錄,自然還是那場元日戰爭,倭國文獻裡麵有著相關記載,“胄輕,乘馬,士氣勇猛,所向披靡……飛鐵炮火光閃閃,震聲如雷,使人肝膽俱裂,眼昏耳聾,茫然不知所措”,“鐵炮拋射出球形彈丸,沿山坡而下,狀如車輪。聲震如霹靂,光閃如雷電,一次可射二三個火彈。日本兵被燒、被害者眾多,城上倉庫著火,本應撲滅,但也無暇顧及”。

經過同元軍的這兩次作戰後,倭人才第一次知道世界上已經有人使用火器,親自體會過火器這等恐怖殺傷力後,倭人想方設法,通過高麗作為途徑了解和學習中國的火藥和火器的製造技術,元朝當局知道這一情況後,下令沿海各道嚴防把火藥與火器製造秘術傳授給倭國人,並禁止沿海各地提煉硝石,徹底切斷了倭人學習製造火器的源頭。

然而到了元末明初這段亂世,倭國南北朝時期的政局動蕩,以及中國元朝的鬆散統治,導致沿海倭寇大肆橫行,私下民間自由來往頻繁,所以仍有零星火器傳入了倭國,比如在應仁之亂時就有倭人使用飛炮、火槍的記載,不過這所謂的“飛炮”極有可能隻是投擲火藥投擲物的投石機。

但不管怎麼說,倭國現在境內火器並不流行,或者說根本就沒有,隻是倭國貴族知道這麼個東西。

直到此刻,他們再次感受到了火器的恐怖殺傷力!

戰場局勢漸漸發生變化,大明水師無疑已經鎖定了勝局。

一艘艘倭國小船被清空,一個個倭寇慘叫倒下或是落水。

此刻這支倭寇的統領鬆浦一郎已經開始絕望,他到此刻都想不通,明明是無往不利的群狼噬虎戰術,究竟哪裡出了問題,為何今日之戰竟慘敗至此。

旗艦上,鄧愈和馮勝麵孔發紅,今日的戰況之順利,連他都沒有料想到。

三眼神銃在海戰中的恐怖殺傷力,已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