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高麗應對!陳理的請求!(1 / 2)

王顓倚靠在軟榻上麵,重重地喘著粗氣。

他眼睛裡麵布滿了血絲,死死地盯著那封奏報。

“這些明軍……他們怎麼敢的?!”

突然奇襲濟州島,還直接趕走了盤踞在外麵的高麗水軍,好像濟州島成了他們大明的一樣!

大明不是禮儀之邦嗎?

他們怎麼敢做出這種強盜行徑?

慶千興、李仁任和崔瑩三人麵麵相覷,都不敢接話。

去年這位高麗大王終於“撥亂反正”,誅殺了權傾朝野的“妖僧”辛盹,他們三人這才得以起複再掌大權。

慶千興是首相,儒學士林代表。

李仁任是保守親元派大臣代表,高麗走兩端外交路線,向大明與北元同時稱臣,左右逢源首鼠兩端,就是此人的手筆。

而崔瑩則是高麗最後的名將,曾一度擊潰來犯的元軍,於軍中擁有崇高威望。

三人就是現在的高麗朝堂勢力代表。

然而麵對大明摩拳擦掌的十萬水師,彆說慶千興和崔瑩了,就連李仁任這個親元代表都不敢吭聲。

不然怎麼辦?

打嗎?

高麗拿什麼跟人家打?

那他娘地是大明戰兵!

打得北元鐵騎抱頭鼠竄的大明戰兵!

以高麗目前的國力而言,彆說十萬明軍,三萬甚至一萬都夠他們傾儘舉國之力迎戰了。

這還打個錘子啊!

崔瑩猶豫了片刻,還是忍不住開口提醒道:“大王,不可動兵!”

王顓聽到這話,一雙眼睛更紅了幾分。

“那可是濟州牧場!”

“那一直都是我高麗的疆土!”

“現在就這樣被明軍給強占了,你們還不要孤王出兵?”

李仁任也歎了口氣,提醒道:“大王,打不過的。”

“國家自庚寅以來,東禦倭寇;丙申以後,北禦韃靼(元朝)。已亥辛醜之戰(抵禦紅巾軍),吾民死亡者大半;不三年,又有癸卯之亂(抵禦元軍),死亡又倍於辛醜矣。已亥以至於今十五年間,水旱相仍,餓莩相望,民之存者,僅十之一。”

“此後又經曆妖僧之亂,吏治腐敗,民窮財儘,風雨飄搖。”

“一無糧餉,二無兵員,三無戰意!”

聽到他這話,王顓死死地咬著牙,嘴角都要溢出血來了。

他即位初期本想勵精圖治,奈何卻經逢元末亂世,中原王朝的更迭自然不可避免地牽連到了高麗,以致於高麗國內也是亂象橫生。

倭寇來襲!

元軍入寇!

紅巾軍流竄!

元軍又入寇!

再有內部的權臣之爭!

偌大一個高麗王朝,早就被這一次次的戰亂內亂耗空了氣數。

更彆提,王顓為了重啟改革,任用僧人辛旽為相,推行改革事宜,辛旽掌權六年之久,獨攬大權黨同伐異,王顓甚至賦予了辛旽同自已一樣的權力和儀仗,時人稱為“國有兩君”,就連元朝都知道辛旽“權王”的名聲。

結果這辛旽竟然密謀造反,最後被王顓一網打儘,但王顓也不得不停止了改革,重新啟用世家大族以及武將舊勳,他折騰了一輩子的事業,也就此成了一個笑話。

高麗還是那般國窮民困,風雨飄搖!

一想到這兒,王顓就忍不住重重地歎了口氣。

“罷了罷了,孤王乏了。”

“派遣使者入明,去問清楚究竟是怎麼回事。”

“都出去吧!”

聽到這話,慶千興還想再說些什麼,卻見王顓不耐煩的擺了擺手。

這位暮年高麗大王,在一次次的爭鬥之中,徹底被耗空了所有精氣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