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標很失望!
文和還沒有回來。
老朱陛下和滿朝文武卻是看得津津有味。
事實上,這一場獻俘典禮,在老朱陛下的乾預下,已然有諸多不符禮製的問題。
但這一切,在大勝之勢的威懾下,一切都不在是問題。
正兒八經的滅國之功,怎麼著都可以。
正如現在,天子率群臣,午門之前親迎,這可是大明一朝第一次發生的事。
當然,上一次老朱陛下城門出迎大將軍徐達,拉攏安撫的意味多一些。
“來了!”有眼尖的官員,便清楚看到。
在午門廣場的儘頭,兵戈顯現,巍峨如山!
與此同時,隆隆的戰鼓聲亦是隨之響起。
這鼓聲,卻非典禮之聲,而是來自那遠征軍!
兵將未至,戰鼓已響!
咚咚咚!
浩蕩的戰鼓聲,再加之那整齊劃一的腳步聲,愈來愈近的巍峨軍陣,就好似一座逼近的巍峨大山,儼然壓得不少朝臣都有些喘不過氣來!
“諸公,隨朕檢閱大明銳士!”
老朱陛下沉聲道。
午門之外,巍峨軍陣橫列,赫赫軍威,第一次如此赤裸裸的顯現在這大明軍民麵前。
一眾番邦使臣均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大明當真是無法抵擋!
昔年不可一世的蒙古鐵騎,都沒能夠征服倭國,但大明這一次偏偏就做到了。
他們不但將胡元朝廷取而代之,現在更是具備出海遠征的能力,一戰橫推倭國,震驚了整個天下。
至少,在場的番邦使臣都在心裡做出了決定。
絕對不能招惹大明!
午門城樓,番邦使臣就坐,天子率百官居於城樓,此刻獻俘儀式,才正式開始。
倭國兩位天皇,倭國幕府將軍,倭國懷良親王,以及一眾倭國權貴,曾經不可一世的人物,此刻全都鐐銬加身,跪倒在曾經他們不屑一顧的大明朝臣於天子麵前。
禮部尚書手握諭旨,朗聲高呼,儘數倭人之罪責,尤其是那懷良親王,更是被直接點名,等待他的將會是人頭落地。
宣布完了倭人之罪責,現場已是熱鬨嘈雜,群情激憤。
禮部尚書再言此戰之大功,最後,定下獻俘儀式的基調。
而足利義滿等人的使命,還遠沒有結束,天子尚有太廟獻俘,等流程走完了,那就隻有最後一步了,押至法場,斬立決以平民憤!
而在這天子獻俘太廟之前,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件事需要做。亦是此次儀式的重頭戲。
那就是犒賞三軍,大封有功將士!
此戰,遠征軍冒死出海,以雷霆之勢橫掃了倭國賊寇,捍衛大明天朝的威嚴,無疑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
斬殺倭寇數萬,斬獲數不勝數!
一戰滅一國,實乃一場潑天之功。
如此大功勞,著實讓不少朝臣膽顫心驚。
老朱陛下從來都不會吝惜賞賜,封賞也是一點一點的落實。
當然,鄧愈、常茂二人已經位及國公,他們都是一些財物美人賞賜。
而馮勝也終於得償所願,再次晉升為國公爺。
此刻他對老朱陛下和李祺無比感激。
倒是封賞名單裡麵沒有李祺,這位一手策劃此次遠征的監軍大人,卻沒有得到任何賞賜。
可即便如此,誰都沒有意見。
皇帝陛下的帝婿駙馬爺!
本身還有一個爵位等著繼承!
還要什麼賞賜?
簡在帝心,這四個字已經足夠了!
除了這些頂尖名將外,徐輝祖、馮誠和李景隆這些二代也各自都獲得了職務與財物的賞賜。
當然,他們都沒有返回,因此暫由自家父輩帶領。
大明名將天團,此刻都是喜笑顏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