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倭國每年必須至京師遣使朝貢,大明無論發生任何事情,高麗都必須無條件輔助大明,包括出兵調運糧草輜重等等。”
“第五,治民權仍交還高麗君臣,但高麗境內的兵將增減,必須由我大明駐軍主將先審後行。”
“第六,自此以後,高麗曆代國主更迭,由大明皇帝的旨令冊封,未得大明皇帝冊封者,視為篡逆,大明駐軍必征討之。”
李祺洋洋灑灑地說出了幾條,聽得慶千興身子直發顫。
奈何局勢到了如此地步,他們也確實沒有反抗的機會。
相比於子民受屠戮,宮室被焚毀,高麗徹底亡國,這些嚴苛條件好像就沒那麼難以讓人接受了。
現在明軍已經占據了高麗一大半的疆土,如果他們繼續進軍北上,那高麗君臣除了投降做亡國奴外,就隻有跳海自儘了。
這一次,麵對比之先前更加嚴苛的條件,高麗王徹底沒有了脾氣,隻能屈辱地點頭答應。
沒辦法,就算他不答應也不行,因為慶千興已經帶著大批權貴舊勳與各方勢力代表一起進宮,開始“逼宮”了。
王禑不想答應,不想做這傀儡大王,但慶千興話說得很清楚,他若是不答應,這些人就會直接廢了他,然後宣稱他王禑並非先王之子,而是那權臣辛盹之子,畢竟王禑的身份一直存疑,然後他們另立一個王室傀儡便是。
慶千興這些高麗權貴也算是活明白了,他們現在沒有任何選擇的機會,隻能全麵服從明軍的安排,要錢給錢,要糧給糧,要人給人,如此還能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
可真要是選擇負隅頑抗,等明軍攻破了開城,高麗就此亡國,誰還會認可他們這些權貴呢?
那些如狼似虎的明軍將士,隻怕會衝進他們府邸裡麵,肆意屠戮劫掠!
一想到那可怕的場景,這些高麗權貴自然選擇了行動。
王禑滿臉絕望地癱坐在王位上麵,眼淚不自覺地滑落。
他知道自今日起,高麗與亡國無異了。
奈何他尚未成年,甚至都來不及親政,無力改變這一切。
翌日,高麗王率君臣出城乞降,李祺、廖永忠與俞通源率明軍進駐高麗國都開城!
曆時三個月的戰事,就此徹底結束,高麗百姓舉國歡騰子民喜極而泣。
畢竟他們對之前的朝廷太過失望,甚至可以說是失望透頂!
現在大明王師前來解救他們了,他們以後的日子肯定會好起來。
這是所有高麗子民的期盼,可惜從一開始就注定不會實現。
因為李祺發動這場高麗戰爭,為的就是高麗的錢糧軍士,說白了就是前來掠奪的!
王禑小屁孩被暫時圈禁,李祺懶得跟一個身份不明的小屁孩廢話,他召見了開城的高麗權貴,包括慶千興、崔瑩等各方勢力代表。
這場足以覺得他們生死的鴻門宴,卻進行得很是順利。
李祺提了兩個要求。
第一,要錢要糧,不管是權貴也好還是平民也罷,高麗必須在一個月內湊出百萬石糧草,否則李文和會屠戮整個高麗權貴。
第二,要兵要甲,不管是官府軍還是權貴私軍,高麗必須在一個月內征召五萬大軍,隨同李祺出征納哈出,否則也是一樣的下場。
五萬大軍!
百萬石糧草!
這對於高麗而言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
可都到了這種節骨眼上,權貴士紳也不敢不從,咬著牙把家裡的存糧全都搬了出來,甚至慶千興親自帶隊,搜查一個個達官顯貴,拚了命地也要將糧食湊齊。
至於崔瑩,則負責接收各家私軍,然後整合在一起,準備配合明軍征討納哈出。
一個傳承數百年的政權,就此慢慢消亡,卻無人在意。
因為,高麗王氏,做得太差勁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