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
老朱正與太子標等人推演戰局。
“父皇,據前線軍情,雲南那邊也差不多了。”
“按照既定路線,中山侯率軍兵至湖廣,分遣都督藍玉等帥兵五萬由永寧趨烏撒,後率大軍由辰沅趨貴州,進攻普定,克之,羅鬼、苗蠻、犵狫聞風而降,至普安複攻,下之,乃留兵戍守,進兵曲靖。”
太子標手中拿著緊急軍情,緩緩開口道。
“征南將軍等師至曲靖,擊敗元梁王密部將達裡麻兵於白石江。在此之前,元梁王聞王師下普定,遣司徒平章政事達裡麻統帥精兵十餘萬屯於曲靖,文和之計奏效,大理段氏選擇棄暗投明,公然向元梁王發起進攻,元梁王緊急調兵回援……”
“中山侯整師臨近川流,勢若欲渡,達裡麻擁精銳阻扼於白石江上,沐英於是彆遣數千人從下流潛渡出其後,鳴金擊鼓,樹立旗幟,達裡麻見了急忙撒回江上精銳以抵禦,引起江邊元軍陣勢的騷亂,沐英乃拔劍督師渡江,達裡麻退卻數裡而布陣,我師畢渡江,既而湯和麾兵進戰,矢石齊發,呼聲動天地,戰數合,沐英縱鉄騎擣其中堅,敵眾披靡,元軍遂大敗,生擒達裡麻,俘虜其眾萬計……”
聽到這話,老朱陛下頓時大喜。
“好樣的!”
“周舍這小子,真給咱長臉啊!”
老朱陛下臉上滿是笑容。
沐英可是他收養的義子,自幼視如已出,不但教他讀書寫字,還教他行軍打仗。
以往大明戰將頗多,所以老朱一直沒有給沐英出去打仗的機會,沒想到這一次,沐英竟然一鳴驚人,狠狠給老朱長臉了!
李善長、劉伯溫和汪廣洋等人聽後,也是對沐英讚不絕口。
看看,這是什麼?
下一個名將啊!
審時度勢,抓住戰機,身先士卒,一舉破敵……沐英就是下一個大明名將!
“現在王師遂平曲靖,湯帥留兵鎮守其地,自率眾數萬擣烏撒,分遣左副將軍藍玉、右副將軍沐英率師趨向雲南,雲南平定指日可待!”
太子標念完軍情公文,臉上也是頗為欣喜。
沐英與他關係同樣很是要好,自幼一起長大的兄弟,現在建功立業一鳴驚人,太子標比誰都高興。
而且雲南戰局既平,大明接下來的壓力也小多了。
劉伯溫立刻進言道:“陛下,雲貴等地山林密布土民眾多,當以安撫為主。”
李善長也點了點頭,道:“雲南之地,其民尚兵,上古以為遐荒,中古禹跡所至,以彆中土,故屬梁州之域。自漢、隋、唐,皆中國所統。曩元既立行省,數出朝臣望重者鎮之,今思鎮彼非名臣望重者不能守也。”
老朱聽後眉頭一皺,雲南無疑是大明的西南門戶,比之貴州之地還要關鍵險要,所以在雲南設置布政使司,直屬中央統管,這是必然的事情。
“傳旨,今雲南既克,必置都司於雲南,以統率諸軍。既有土有民,又必置布政司及府州縣以治之,其烏撒、烏蒙、東川、芒部、建昌之地更宜約束其酋長,留兵守禦,禁其民毋挾兵刃。”
“今置雲南承宣布政使司,改中慶路為雲南府,命汝南侯梅思祖、平章潘元明署布政使司事,事定之後,除官代還。”
頓了頓,老朱陛下又歎了口氣。
“西南蠻夷,反叛無常。”
“在漢武帝時,始得西南諸夷,終兩漢之世叛者十次。在光武時,將軍劉尚擊益州夷,路由越嶲,其酋長多釀毒酒欲以勞軍,因襲擊尚,尚知其謀,即分兵掩捕誅之,徙其家屬於成都。”
“蜀漢之時,諸葛亮討平其地,收其豪傑,出其金銀馬牛以給軍用,終亮之世,夷不複反,亮沒後凡四反,張嶷嘗一討之,嶷將回軍興古,獠複反,嶷複擊之,其地悉平。”
“唐太宗時,雲南自守,至高宗時始入貢,朝廷待之至重,反生侮慢,唐前後凡九加兵,戰屢不勝,唐終不能馭。元世祖親下雲南,令親王鎮守之,終元百年間,前後七叛。”
“為今之計,非惟製其不叛,重在使其無叛!”
雲南位置關鍵,乃是西南門戶,但雲南土著蠻夷卻是反叛無常,曆朝曆代皆是如此。
梅思祖和潘元明都是元末義軍老人,先後歸順朱元璋,這些年來也立下了不少功績,擅長撫民治政,但僅僅他們二人去了還不夠,必須得有充足的武力保證,遴選一位大將坐鎮雲南,才能確保此地不失。
太子標思索片刻,直接舉薦了沐英。
老朱陛下聽後並未同意,而是暫停了此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