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平城。
北元太尉蠻子正率眾瘋狂進攻。
此地一直以來都是北方民族繁衍生息之地,東胡、匈奴、烏桓、鮮卑、女真等民族均在此地發展生產,並逐漸壯大。
昔年開平乃是大元朝廷的國都上都城,一直與大都城成為元朝交替使用的兩個都城,經曆十一帝,直到元朝末年,上都城都始終是元朝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
現如今元朝崩滅,上都不複昔年榮光,明廷將其改名為開平,置開平衛,卻也是人口稠密的一大軍事重鎮。
開平地區處於北方草原地區的中心,同時作為蒙古鐵騎南下的必經之路,所具有的特殊優勢是其他地區所無法比擬的。
正因為如此,洪武二年常遇春率軍攻克元上都開平城,朝廷隨即將上都降為開平府,後又廢府設開平衛,隨即朝廷開始著力經營開平衛。
曆經多年經營重建,開平也漸漸有了雄鎮規模。
然而此刻這座軍事重鎮,卻顯得搖搖欲墜。
此刻雞鹿塞前,已密密麻麻地堆積起了無數的屍體。
鎮守開平城之人,乃是大明開國名將、淮西二十四將之一、滎陽侯鄭遇春。
鄭遇春和兄長鄭遇霖都因勇猛力大出名,老朱攻克滁州,便以鄭遇霖為先鋒,攻取了鐵佛岡、三汊河、大柳等寨,鄭遇春因功升任總管,後渡江作戰中,其兄鄭遇霖在攻打蕪湖時戰死,鄭遇春於是接替鄭遇霖,統率他的部隊,自此開始了屬於他的名將生涯,戰功赫赫,功勳卓著。
但饒是勇猛如鄭遇春,此刻看到城外這密密麻麻的北元大軍,也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開平城內,僅有一個衛,也就是五千六百餘人,而城外大軍粗略一眼看去,就不下三萬人,這仗該怎麼辦?
而且血戰月餘,將士死傷慘重,城內物資也即將告罄。
想到這裡,鄭遇春不由眉頭緊蹙。
主帥李文忠率軍出塞,至今不見蹤影,也無任何軍令傳來。
與其相似的是,北元主帥王保保也從未現身。
這兩軍主帥仿佛有默契一般,將戰場都放到了他們不知道的地方。
可即便如此眼下局勢還是岌岌可危。
鄭遇春沒有把希望寄托在援軍上麵,現在大明多線作戰壓力極大,哪有什麼援軍能來呢?
唯有靠自已!
“兒郎們!”
“城在人在,城毀人亡!”
鄭遇春振臂高呼,強行激勵三軍士氣。
開平城外,北元太尉蠻子正憤怒地咆哮道:“攻城!攻不下這開平城,你們全都是大元的罪人!”
蠻子憤怒的目光投射在屹立不倒的開平城之上,隻覺心頭在滴血!
當風燭殘年的王保保穿越萬裡,風塵仆仆地趕到和林金頂汗帳中,請求大汗出兵南下之時,蠻子就感到極其不妙。
為什麼還要打呢?
你都馬上要死的人了,為什麼就是不甘心死去呢?
王保保說,明軍得了濟州馬場,明軍還在開展海外貿易,給他們幾年時間,明軍便能恢複元氣再次北伐!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敵人永遠是最了解你的人。
所以大汗同意了,下定決心與大明誓死決戰。
而蠻子的任務,就是不惜一切代價,攻克開平城,給身後的主力大軍打開一條南下的通道!
這條通道,將會徹底改寫曆史,至少給日漸傾頹的大元朝廷,注入一股新的生機!
畢竟,開平城,以往可是大元的上都啊!
但他萬萬沒想到,該死的明人竟然如此頑強,血戰了月餘,硬生生地將他三萬大軍阻擊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