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完鐵廠一事,李祺直接回到了天津。
耽擱了快兩個月的時間,他這報紙還沒正式發行呢!
“公子,這是我們定下來的第一期大明早報,請您過目。”
兩個主編見到李祺來了,立刻將早就已經排版和定下來的稿子拿給李祺過目,讓李祺來審閱和把關。
“嗯,辛苦你們了,要是發行得不錯,回頭給你們發獎金。”
聽到這話,報館眾人都是臉色一喜,渾身上下充滿了乾勁。
李祺笑著點點頭,仔細的看起來。
“韃子寇邊,兵犯甘肅、陝西……”
這是報社眾人定下的頭版頭條。
最顯眼,最上麵的自然是國家大事,這是大明早報這邊專門有人去對接朝廷這邊的,那麼眼下第一大事,自然就是這場持續了兩年多的國戰了。
不過因為是國政方針,所以上麵都是用古文來寫的,非常的簡要嚴肅。
李祺見狀皺了皺眉頭。
“這樣不行,我們這報紙是給老百姓看的,不是給達官顯貴和官員縉紳看的!”
“定下第一個規矩,以後所有國家大事的稿子,上麵可以用正式的官方格式來刊登,但是在看得懂。”
老百姓懂什麼叫“韃子寇邊”嗎
你他娘地直接寫蒙古韃子殺過來了不好嗎?
非要寫得文縐縐的乾什麼?
老百姓要是識字,那他們就不會被士紳縉紳給愚弄了!
這樣做隻會本末倒置,報紙也起不到開啟民智的作用!
報社眾人聽後隨即就反應了過來,滿臉羞愧地低下了頭。
還好李祺趕回來親自把關了,否則他們就這樣發行出去,大明日報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當然,事關國朝的大政方針,自然是不能輕易去亂改,也不能輕易去胡亂評論,隻需要將這個事情詳細的報道出來就是。
弘揚民族精神與民族氣節,加強民族凝聚力,這同樣是報紙的意義所在!
“公子教訓的是,我們這就讓人去改。’
兩個主編互相對視一下,連忙點點頭說道。
李祺點了點頭,看向下一個版塊。
“驃騎將軍、都指揮使寧正追襲叛虜朵兒隻巴,獲其羊馬輜重而還……”
這個版塊,都是大明將士的功勳戰報,以及一些英烈戰死沙場的可歌可泣之事跡。
選的確實不錯,李祺不禁點了點頭。
“這個版塊選的極好,但問題也是一樣,以後隻要是用官文來刊登的,它的所有新聞消息一律使用俗話俚語來刊登。”
這個安排和排版沒有問題,國家大事放在前麵,民族凝聚力才是最重要的。
不過問題還是一樣,太過官方化和書麵化。
“公子放心,我們明白了。”
眾人連忙點頭。
儘管他們不是很明白,但誰叫李祺是東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