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鹽鐵專營!改煎為曬!(2 / 2)

老朱推行這戶籍製度,就是為了穩固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他自然不會改變,至少眼下不會改變!

“遠的不提,我們先說說這新的製鹽之法。”李祺笑著開口道。

韓宜可聞言一驚,難以置信地看著眼前這個年輕人。

“說來聽聽。”

韓宜可頓時就來興趣了,語氣也是變的平和了很多,對於李祺,他還是很喜歡的。

“老韓,傳統的製鹽之法很簡單就是煮鹽,用鍋去煮海水、鹵水,從而獲取鹽,這個方法不僅僅需要大量的柴火,同樣也是需要大量的人工和時間。”

“而這新的製鹽之法卻是不需要煮,隻需要曬就可以,依靠太陽的光照將海水給曬乾,從而獲得鹽。”

李祺簡單的講曬鹽法說了出來。

“曬鹽?”

韓宜下意識地脫口而出。

“對,就是曬鹽,在沿海灘塗之地建鹽田,引海水而入,依靠太陽光照,將海水曬乾,鹽自然就出來了,根本不需要去辛辛苦苦的煮鹽,省時省力成本又低。”

李祺很是自信,後世哪裡還有什麼煮鹽,全部都是靠曬鹽,產出的鹽比起現在的鹽不知道要多多少倍。

後世單單是一個長蘆鹽場一年的產鹽兩就可以超過百萬噸,而這個時代的鹽場,縱然是鹽場的官吏拚命的壓榨灶戶,一個鹽場產出的鹽也是可憐的很。

依靠灶台一鍋、一鍋的煮鹽,這速度和產量自然不能快到哪裡去,更何況還要耗費大量的木材,很多沿海產鹽的地方數量早就已經被砍的精光了。

李祺帶著韓宜可,來到了他這段時間改後的鹽田。

此時在沿海的的廣袤灘塗上麵,大量的人冒著嚴寒在不辭辛勞的勞作著,這些人衣著單薄,身體消瘦,一看就知道是附近沿海地區的貧困老百姓。

當然,灶戶鹽丁這是必不可少的。

在後世,靠海的地區意味著發達地區、意味著高收入的地區,但是在這個時代,靠海地區卻恰恰相反,靠海意味著沒有良田,也沒有青山綠水,甚至不能耕種,那就意味著貧窮。

李祺現在就是這長蘆鹽場的天,所以隨意他怎麼折騰。

眼前這地方漫長而開闊、平坦的泥質海灘絕對是最理想的鹽田,當更重要的是這裡的氣候非常適合曬鹽。

這裡雨季非常的短,春季氣溫回升的特彆快,風多雨少、日照充足、蒸發旺盛,在最理想的曬鹽之地,後世這一帶的產鹽量占到了全國的四分之一,規模非常的浩大。

曬鹽法其實非常簡單,利用光照、溫度、風來蒸發海水之中的水分從而得到鹽的一種方法。

具體操作起來就是先還海水引進蒸發池,經過風水日曬,水分蒸發到一定的程度之後,再引入結晶池,繼續風吹日曬,海水就會慢慢的蒸發掉,從而得到食鹽。

這樣得到的鹽和煮鹽法得到的鹽當然沒有什麼區彆,唯一的區彆就是看誰的效率更高,出鹽量更大了。

同樣的道理,這得到的鹽也是粗鹽,裡麵還有大量的雜質,味道非常的差,晶體也是黃色的,所以還必須要經過一些化學處理的步驟,將其中的雜質給去除掉才能夠得到雪白、雪白的精鹽。

韓宜可看著這雪白晶瑩的精鹽,臉上寫滿了驚恐。

“文和,你想做什麼?”

李祺咧嘴一笑。

“給大明來一場食鹽革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