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1 / 2)

秦唐之好 晏央 9538 字 3個月前

明霏的出現就像是一個標誌。自此之後,武皇默許李令月栽培心腹。

有時,武皇甚至還會親自為李令月示範該如何做,才能最大限度拉攏人心,讓人為己所用。

這是武皇的兒子們未曾享受過的待遇。

過去,身為武後的她對兒子們要求嚴格,如今,身為武皇的她又視兒子們為威脅。

武皇的幾個兒子彆說得到自家阿娘手把手的教導了,他們甚至連武皇一個笑臉都得不到。

唯獨在心愛的小女兒麵前,武皇總是有著無限的耐心。

武皇明白,若是將兒子培養出來了,他們會與她奪權,而李令月不會。

同為女子,注定無法得到朝臣們支持的李令月,會成為武皇最堅實的盟友。

武皇自坐上這皇位便知,她選擇了最艱難的一條路。令月的存在讓她知道,她在這條路上並不孤單。

可惜,李令月雖天資聰穎,卻對權謀之道不甚熱衷。

與平衡朝堂相比,她似乎更熱衷於上陣殺敵。

這一點,在李令月十歲之後,變得尤為明顯。

自李令月展露武學上的天分後,武皇便將曾跟隨李世民征伐天下的一名老將,請來做李令月的武師傅。

這老將對武皇上位一事很是看不過眼,性子又暴躁,起初,他並不願遵循武皇的意願,前來教導李令月。

在他看來,武皇越過一眾皇子,讓他來教導一名嬌滴滴的公主,對他而言簡直是奇恥大辱。

就在這名老將準備撅蹄子時,李令月叩開了他的門扉。

“聽說,阿娘有意讓你為我的武師傅?”

身穿戰甲的小娘子年僅十歲,還不及老將的腰高,卻神采奕奕,英氣勃勃。

她雖年幼,五官尚未完全長開,身上卻隱隱有著昔日李世民的風采。

李令月道:“阿娘認可了你,我卻未認可你!想要做我的武師傅,需得先過了我這一關!”

她舉起手中比自己人還高的長槍,對著老將道:“你可敢——與我比上一比?”

被一個年幼的女娘這般挑釁,老將怎能不應戰?

當下,他便放李令月入了府,與李令月好生較量了一番。

老將本以為,李令月即便在武學上有些許天賦,年齡到底在那兒擺著,又沒什麼經驗,應當好對付得很。

誰知,李令月竟遺傳到了李世民的天生神力,一手槍法使得極好,恍若“天策上將”再世。

“天策上將”是李世民擔任秦王時所獲封號,彼時,老將還是追隨李世民的玄甲軍的一員。

一晃數十年過去,當初金戈鐵馬,氣吞山河的秦王化作一抔黃土,他也從一名普普通通的士兵成為了掌一方兵權的將領。

老將一個恍惚間,便被李令月挑落了手中的武器。

“承讓了。”李令月那意氣風發的模樣,愈發肖似她的先祖:“我認可了老師的實力,不知老師是否認可我?”

麵對這樣的李令月,老將又怎能說出半個“不”字?他深受李世民大恩,恨不能肝腦塗地相報。

當初,李世民諸子未有能繼承李世民作戰天賦者,老將還頗為遺憾。

未曾想,時隔數載,老將竟遇到了頗類先祖的李令月。

老將深吸了一口氣,平複下心緒,道:“公主槍法已有所成,天資之高,興許不亞於太宗皇帝。由老臣來教導公主,恐怕誤了公主。”

“老師方才與我比鬥時走了神,才會敗落於我手。若再比一次,我可未必能比老師強。再則,一人敵與萬人敵相差甚遠。即便我能勝過老師,我還需要老師傳授我兵法與作戰經驗。”最重要的是,李令月需得有人幫著引路,才能插手軍隊之事。

在這方麵,武皇也幫不了她。

李令月一瞬不瞬地看著老將:“老師可願收下我這個學生?”

她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老師”也喊上了,老將豈能再拒絕她?

他選擇遵從自己的本心。

當武皇知道自己的小女兒讓老將鬆口答應做她的武師傅時,似笑非笑道:“我兒倒是好心腸,上趕著救了那老匹夫的命。”

對於武皇而言,不能為她所用的將領,便是隱患。此番,她特意命老將來教導李令月,也是為了試探老將是否願遵從她之令。

若是老將不願遵從武皇的命令,隻怕就要人口落地了。

“這可不是為了老師,而是為了阿娘。”李令月指著房中懸掛的輿圖道:“如今,突厥降而複叛,高句麗與吐蕃虎視眈眈,阿娘需要有才乾的將領為阿娘戍邊。而我,也需有人領我接觸軍中勢力。”

李令月目光熠熠地看著武皇:“阿翁雖故去二十餘年,軍中人心尚在。既然我與阿翁頗為肖似,那麼忠心阿翁之人中,必然有相當一部分能夠為我所用。我去為阿娘收攏軍心,可好?”

在抽中“天策上將”的技能時,李令月便有這方麵的想法了。

至於扯著李世民的皮賣情懷什麼的……咳咳,碰瓷老祖宗的事,怎麼能叫做碰瓷呢?她那是去接手祖宗留給她的寶貴遺產!

武皇摸了摸李令月的頭,感歎道:“令月長大了,能夠為阿娘分憂了。你想做什麼,便去做吧。”

有些事,是隻有李令月能夠做到的。

哪怕是武皇親自下令,賦予李令月武職,也不會有比資深武將親自領著李令月插手軍中之事,效果更好。

日複一日,月複一月,當眾人反應過來的時候,李令月已在武師傅的引薦下與玄甲軍接觸,並讓玄甲軍奉自己為新主。此時,在武皇的默許下,李令月已經擁有了一支五千人的軍隊。

武皇順勢冊封李令月為將軍,自此,李令月有了上朝聽政的資格。

翻過年去,李令月便十三了。

這一年,武周的君臣沒能過個好年——邊關來報,西突厥勾結前幾年才脫離朝廷管控的東突厥,攻城略地,劫掠財物。

當武皇頭疼該派誰去迎擊時,李令月站了出來,直視著武皇:“兒臣願往。”

她並非憑著一腔孤勇行事。她手下的玄甲軍雖隻五千人,卻是精銳中的精銳。

且這些年來,她命人大力研發火--藥,並改進了弓弩,以最精良的裝備來武裝她的隊伍。以這支隊伍的戰鬥力,在不考慮後勤補給的情況下,以一敵十不在話下。

但朝臣們不知道這一點。

他們隻知道,這位備受寵愛的小公主,讓人誇獎了幾句,就不知天高地厚,拿國家大事開玩笑。

難不成,她被人誇了幾句肖似太宗皇帝,就真以為自己也能像太宗皇帝那樣,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了嗎?

朝臣們紛紛出言反對李令月的提議,就連太子李弘,也對自己胞妹的所作所為感到不解。

令月生來就是金尊玉貴的公主,好好地在宮中享受錦衣玉食的生活,到了年齡便訂婚出嫁,不好嗎?她雖有幾分聰明才智,駁倒了不少朝中的大臣,但她難道以為,朝中的大臣們會與她講道理,突厥人也會與她講道理不成?

麵對朝臣們的一致反對,以及李令月的堅持,武皇沒有當場表態。

私底下,武皇來勸說李令月,讓她過兩年再去戍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