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1 / 2)

秦唐之好 晏央 7274 字 3個月前

邯鄲城的異動,很快便被李令月君臣所知。

陳茵的神色頗有些興奮:“看樣子,有仗可以打了,也不知趙王會派出多少兵力來對付我們。正好趁著這次機會,去搶些糧草回來!”

唐軍十萬將士,其中有三萬還是騎兵,每一名騎兵都對應了至少一匹戰馬,每日的糧草消耗量可想而知。

再過幾日,他們一行人的軍糧就要告急了,也難怪陳茵會如此著急。

李令月卻將手摁在了她的肩膀上:“莫急,這次的主力不是你們。”

在整合了吐蕃降軍之後,李令月麾下的十萬大軍中,有七萬精兵,三萬後勤兵,這些後勤兵便包括了負責運送糧草的輜重兵,負責戰場急救的兩千醫護兵,以及負責製作火-藥的兩千工匠。

七萬精兵又分為三萬騎兵與四萬步兵。

先前在大唐,李令月麾下的步兵手握火--藥,在戰場上的表現絲毫不比騎兵遜色,有時,取得的戰果甚至比騎兵更為豐碩。

然而事實上,在冷兵器時代,騎兵才是碾壓諸多兵種的存在。

騎兵行動迅速,又有著極強的衝擊力,在平原地帶,步兵通常難以抵擋來勢洶洶的騎兵。

李令月雖看重火-藥,卻也不會忽略了騎兵的作用,要知道,後世的蒙元便是憑著他們的重騎兵橫掃歐亞大陸。

她不喜蒙元的蠻橫粗鄙,但不得不承認,蒙元在訓練騎兵,利用騎兵作戰方麵,很有一手。

在武皇的支持下,李令月總結了蒙元的成功經驗,組建起了一支由輕騎兵與重騎兵組成的騎兵隊,其中,重騎兵的比例高達四成②。

輕騎兵主要以弓箭為武器,負責為重騎兵提供輔助與支援,重騎兵以長槍為武器,每名騎兵的馬鞍上還掛著一柄短彎刀或者一根狼牙棒③。

當然,重騎兵那就是燒錢的機器,無論是精良的甲胄,還是高大強壯的戰馬,所耗費的錢銀都不是一筆小數目。若非通過海上貿易獲得了巨大的利潤,李令月也養不起這麼多重騎兵。

大唐養重騎兵都費勁兒,彆提吐蕃了。李令月在將吐蕃降兵與她的親兵整合過後,重騎兵在騎兵中的占比有所下降。

如今,李令月一行人身在戰國,沒有製作火--藥的原材料來源,火--藥用一分便少一分,自然每一點都要用在刀刃上。在李令月看來,對付趙國軍隊,用騎兵就足夠了。

戰國時代,由於馬鐙、馬鞍等物尚未出現,騎兵在戰場上起的仍然是輔助作用,尚未發展成熟。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中提到,白起在長平之戰中,出動了兩萬五奇兵與五千騎兵去斷絕趙軍的糧道。

這裡的五千騎兵,便是作為輔助其餘兩萬五奇兵的存在,並未單獨成軍,更非對抗趙軍的主力。

連強秦都是如此,其餘諸侯國又能養得起多少騎兵,能發揮出騎兵幾成的實力來?

而李令月一行人,非但武器比趙軍精良,更有著兩萬二輕騎兵與八千重騎兵。隻要李令月一方能夠誘使趙軍出城決戰,趙軍絕不是這支騎兵的對手。

陳茵細細聽了李令月的布局安排,而後道:“難怪主公說,這次的主力不是我們。主公說得對,對付趙國,的確不需要用到火-藥。”

她是步兵營的,她已然知曉,他們此次的任務是協助騎兵。

李令月盯著她的臉看了兩眼,道:“說來,上次那趙國使者對女子很是輕視呢。原本他來的時候,還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在發現我這個統帥是女子後,一下子就鬆了口氣。”

見陳茵麵上露出憤憤之色,一副為自己鳴不平的樣子,李令月笑了:“傻阿茵,這有什麼好生氣的?我巴不得所有的對手都輕視我們,這樣一來,我們就能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戰果。”

“他們既然輕視女子,那咱們便好好利用這一點。阿茵,你帶領先鋒部隊與他們交戰,佯敗後,將他們引到騎兵所在的地方,咱們將他們的大軍一網打儘。”

李令月所製定的策略,便是儘可能讓己方在零傷亡的情況下,獲得此戰的勝利。

唐軍有著先進的武器與戰鬥意識,李令月從不覺得自己的軍隊會打不過戰國時期這些各自為政的諸侯。隻是,她既帶著他們來到了此處,就要儘可能將所有人全須全尾地帶回去。

陳茵又道:“主公,若是趙兵投降,咱們要接受嗎?”

“咱們語言不通,便是他們想投降,你們聽不聽得懂他們的意思還是兩說呢。”

李令月小小開了個玩笑,而後正色道:“接受趙國降兵,對咱們來說毫無用處。他們若明確流露出投降之意,你們便將他們綁了,讓趙國拿糧食來贖人。趙軍都是趙國的百姓,總有人願意用糧食換自家兒郎的性命。”

“若是沒人來贖,咱們也不養閒人,隻管將被俘虜的趙兵扔去秦國或者燕國邊境。”

這兩國跟趙國都有仇,長平之戰中,秦國坑殺四十萬趙軍,而後不久便是邯鄲之圍,信陵君竊符救趙。誰知秦軍退了,燕王喜卻暗搓搓想趁火打劫吞了趙國。可惜燕國實力不濟,最終“兼並戰爭”差點兒打成了“被兼並戰爭”。

要是把趙兵去秦國或者燕國,趙兵絕對沒什麼好果子吃。

陳茵仔仔細細地將李令月的每一句話都記在了心中,與騎兵統帥尉遲循儼一道領命而去。

……

趙王偃派人將譴責書送去秦國之後,便興衝衝地召集了七萬大軍,命廉頗率軍前去討伐這支突然冒出來的“秦軍”。

在他看來,廉頗是經驗豐富的老將,對付一個籍籍無名的年輕女將,出動七萬大軍,儘夠了。

然而一連兩天,廉頗都未率軍迎擊“秦軍”,隻是帶著趙王給他的軍隊龜縮在邯鄲城裡。

趙王偃頓時就對他不滿了,將他召到跟前詢問:“廉老將軍準備何時主動出擊?”

廉頗道:“再等等。那支軍隊,似乎有些古怪,老臣再派斥候去偵查一番。多一些準備時間,趕到邯鄲的兵卒更多。屆時,咱們對付那支軍隊的把握更大。”

他雖自負,卻也是個謹慎的人。作為主將,他要對這場戰事負責,也要對他手底下的兵負責。

到目前為止,那支隊伍的表現出來的實力隻能說是稀鬆平常,中規中矩,但不知為何,在麵對那支隊伍時,廉頗有一絲揮之不去的危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