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第 25 章 決心(1 / 2)

秦唐之好 晏央 8119 字 3個月前

李令月與嬴政早有準備, 當他們遇刺之時,立刻便有暗衛衝上前來護駕。那些刺客一個也沒能近他們的身。

一場纏鬥在樹林中展開,過得片刻功夫, 樹林間的動靜漸漸弱了下去。

“可惜了, 難得陛下準備好好一展身手,那些侍衛卻沒有給你這個機會。”

李令月含笑看向嬴政, 仿佛剛才的那場刺殺沒有對她造成任何影響。

“寡人拔劍也不過是為了以防萬一罷了。”嬴政將太阿劍重新插回了劍鞘中:“若是他們連這點本事都沒有,寡人才該為自己的安危感到擔憂。”

然而,就在這時, 一支冷箭突然朝著嬴政的後背處射來。

李令月見狀, 神色微微一變, 趕忙將嬴政一把推開,而後用隨身攜帶的佩劍擊落了那支冷箭。

待那支冷箭落地之後,李令月看到箭頭處烏黑發青, 顯然是淬了毒。

看樣子,之前的那些進攻都是障眼法,這次的進攻才是真正的殺招。待他們放鬆警惕之時,那人才真正開始動手。

底下的人見有漏網之魚, 一麵圍在嬴政與李令月周圍,一麵加大了搜查力度。

這時, 李令月與嬴政身處一個相對安全的保護圈中, 她持劍走上前去, 看向被她推了一把的嬴政。

“陛下,你沒事吧?”

方才她大半注意力都放在那支背後射來的冷箭上, 沒怎麼注意嬴政的狀況。隻是,她的眼角餘光似乎看到嬴政因失去重心而摔倒在地。

眼下,嬴政正好端端地站在李令月麵前, 若不是他衣服上沾了些灰,還真看不出來他摔過。

今日因是微服出行,嬴政並未像以往一樣著玄衣,而是穿了一身淺色衣衫。他臀部處的那點灰,極為顯眼。

當他注意到李令月的目光在瞄哪裡的時候,他的臉色立刻黑了。

可他又不能捂著那一塊不讓李令月看,否則豈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眼見著嬴政眉梢眼角都染上怒氣的模樣,李令月背過身去,遞了一塊絲帕給嬴政。

“好了,我不看了,陛下,你快擦擦吧。”

她的聲音中似乎染上了些許笑意。

今日出門的時候,她身邊的女兵往她的袖中塞了一塊絲帕,她原以為用不上,沒成想,這會兒竟用上了。

“你在笑話寡人。”嬴政的聲音聽起來有些陰惻惻的,李令月似乎聽到了他磨牙的聲音。

“沒有。”李令月瞪大了眼,努力讓自己顯得無辜一些。

嬴政看著李令月遞過來的絲帕,又看了看周圍踟躕著,不知該上前還是該裝作什麼都沒看到的下屬,咬牙接過了那塊絲帕。

此時,他心中隻有一個念頭。日後,如非必要,他再也不穿玄色以外的衣裳了!

嬴政心中窩了一團火,偏偏因為李令月是他的救命恩人,他這腔火不好朝著李令月發作,隻好將這筆賬算到了這樁行刺案的罪魁禍首身上。

這幫刺客資質良莠不齊,有那等見事不可為便果斷自儘的死士,也有惶惶然跪倒在嬴政麵前的遊俠。

一番審問過後,果不其然,派出刺客來行刺嬴政的,正是嬴政的幼弟嬴成蟜。

而嬴成蟜之所以會鋌而走險,行刺秦王,是因為秦王身邊的一名喚趙高的侍者前來告密,說秦王欲對嬴成蟜不利。

這一切本就在嬴政的掌握之中,此時,嬴政身邊早有人去抓捕嬴成蟜和趙高二人。

一個時辰後,嬴成蟜被五花大綁地扭送到了嬴政跟前,兩個時辰後,趙高在逃往趙國的路上被抓住,秦銳士將他就地格殺,沒有給他任何開口的機會。

趙高倒在血泊中的時候,雙眼倏然睜大,麵上帶著些怨毒之色。

如若可以,他真想當麵問問秦王,他小心翼翼侍奉對方,為何落得這樣的結果。

秦王為何為了那還沒有影子的“未來”,對他說殺就殺?

可惜,在趙高叛逃之後,秦王連說話的機會都不想給他了。

嬴成蟜因其王室成員的身份,還能被人扭送到鹹陽,當眾處決,趙高的命運卻是被就地格殺,就像任何一個籍籍無名死去的小人物一樣。

秦王對不忠又無用之人,向來無情。

……

待嬴政處理完嬴成蟜謀逆的後續事件,李令月為他備了請罪茶。

她心知,她害得嬴政當眾丟了臉,少不得要與嬴政說些好話。

不過,李令月也不覺得自己當時的做法有什麼問題。她那不是事從權宜麼?要人命的箭都來了,哪還顧得上形象?

眼下她這麼做,無非是給要麵子的秦王一個台階下,而後把這件事給揭過去。

“今日,孤行事有不妥當之處,孤在這裡以茶代酒,向陛下賠罪了。”李令月將一盞茶遞到嬴政麵前:“陛下若是喝了這杯茶,就不許再與孤計較了。”

尋常人的麵子,嬴政可以不賣,李令月的麵子,他還是要給幾分的。

嬴政麵無表情地接過那杯茶,一雙烏黑瞳眸深邃似海:“今日逆賊嬴成蟜行刺寡人,太女為寡人攔下一箭。除此之外,難道還有什麼事情發生嗎?”

他這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的模樣,讓李令月不由目瞪口呆。

如果李令月想就此將這件事揭過,她合該順著嬴政的話說下去。

但看著一臉高深莫測、與往常沒什麼區彆的秦王,不知怎的,她就起了逗一逗對方的心思。

事實上,在與嬴政混熟了之後,李令月一直在小心翼翼試探著對方的底線。

反正,就算她真的惹惱了嬴政,看在她對秦國有大用的份兒上,嬴政也不至於要她性命。

李令月有恃無恐。

“陛下所言極是。嬴成蟜竟敢謀害陛下,害得陛下險些當眾失儀,實在罪該萬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