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說乾就乾(2 / 2)

姐妹倆和家裡人商量後決定由王雪琴先離開家去鎮上繼續趕圩賣貨,而王小琴就待在家裡準備開學的事宜同時也等鄧光輝那邊的消息。

鄧光輝倒是效率很高,吃過飯的第二天中午就帶著從他表哥打聽到的消息來到了王家,他表哥現在是個部門的小領導有點實權,他說他們農機公司確實可以幫他們要這個貨,不過因為打米廠價格較高,在潯源縣需求也不大,如果他們想到的話需要先一部分交定金由他們向廠家提前預定。

在這個年代工業產品相對來講特彆得貴,一台打米機的價格到了將近四千塊,需要王小琴先交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定金一千二百塊錢。

王家人算了算打米機的錢,加上起廠房通電等等的費用,開一個打米廠的啟動資金需要將近五千塊,這個數目在八十年代的農村完全算得上是一筆巨款了,一般的家庭彆說拿得出來就是見都沒見過。

王家其他人聽到這個數目都有些彆吃驚,紛紛開始打退堂鼓了,一下投入這麼大的本錢要多久才能收得回來,而且他們也不知道家裡到底有沒有這麼多錢,他們隻知道王小琴和王雪琴在外麵練攤掙了些錢,可具體掙了多少他們也不太清楚,再加上王小琴和王雪琴掙到錢後花錢又特彆大方,現在一家人一個月的生活開動都要百把塊錢,一下要出這麼多錢也不知道有沒有,他們心裡很沒底。

鄧光輝見王家人麵露難色,主動提出他手上現在有兩千來塊錢,如果王家需要的話他願意借出來,王小琴感謝了鄧光輝的好意,表示她們手上並不差錢,可以支撐得起開打米廠的支出。

王小琴現在可是有底氣得很,她跟王雪琴經過這一個暑假的擺攤,除去成本及開動,她們現在手還有八千多塊將近九千塊錢的淨利潤,而且她們現在手裡還有幾千塊已經會過貨款的貨物,隻要賣完,那她們就是貨真價實的“萬元戶”了,鄧光輝對於王小琴和王雪琴短短時間內能掙到這麼多錢除了初始的驚訝之外也為她們感到高興和自豪。

見王自禮、蔣佩蘭仍然有些猶豫,王小琴勸道:“爸、媽、大姐,你們放心吧,這錢投出去很快就能掙

回來了,而且這機械又不是隻能用一年兩年,一用起碼能用上十年八年的,算起來一年的成本也就三四百塊,一個月也才三四十塊錢,這樣一算一點也不貴。現在到處都沒有打米廠,隻要我們的打米廠一開起來附近十裡八村的村民一定都會來我們家打米的,到時候隻要一天就能掙到不止三四十塊呢。”

王家人其實現在已經習慣於在經濟方麵聽從王小琴的主意了,而且那些錢大多數也是她掙的,幾個人眼神交彙幾下就同意了,於是在一般人眼裡算是天大的事,就被王小琴這個不到十五歲的小姑娘給拍板定下來了,對此不僅是王家人,就連鄧光輝也覺得理所當然。

大家商議好要乾了,王小琴決定趁熱打鐵,讓鄧光輝當天下午就帶著她一起去縣城找他的二表哥把這個事情定下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