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雪梅說完這些,塄坎上站著的社員都不再說話了。
他們沉默並不是覺得佟雪梅說的對,而是壓根就沒聽懂。
社員們抱著觀望的態度看趙源宗。
這裡說了算的是趙源宗,他們不懂咋種。
大隊長讓咋種,他們就咋種。
收成好不好,能收多少,好像跟他們沒關係。
“劃完這個就有用了?”趙源宗覺得這幾個道道能起啥做用?
“新的秧子地,自然就不能按照老式種植方法種了,要拉大間距,之前是間隔十到十五公分,按照我的方法要三十到五十公分寬……”
“會不會太稀了?”大隊的種植能手胡家畈說道,“這麼稀,占地也多,這些地怕是不夠吧?”
“我們要的是產量,最後也可是看秧苗活棵數,種的密,最後活棵少,那不還是一個道理?”
“我們最終的目的就是提高秧苗成活率,哪怕種植少,但是一棵頂上一百棵,也是稀栽種,不密植。”
“佟雪梅,你說這個我不太同意,這啥秧苗,一棵能頂上一百棵?那可不是變戲法,說變就變啊。”胡家畈說完,有幾個社員還笑了。
佟雪梅並不被幾個社員的笑就打住她繼續說下去的信心。
“因為采用新式秧田,距離大,每個秧苗之間空隙大,也易於秧苗分叉,一棵變出十幾個叉。”
“小叉在分叉,那些經受住風雨考驗的最後成活的秧苗,等到快成熟的時候,莖稈粗壯挺直,風吹不容易倒,不單耐旱,還耐病蟲害,等到結穗時,顆顆飽滿,粒粒成熟。”
胡家畈是老莊稼人,五十多歲的漢子,種了半輩子地,沒有比他更清楚這土地上的一草一木了。
他最知道啥樣的秧苗好,佟雪梅說的還真沒錯。
他並沒有在反駁佟雪梅,畢竟,這丫頭說的還是有道理的。
社員們在聽佟雪梅講述之後有了不同聲音。
“我覺得佟雪梅說的對。”
“是啊,有點道理。”
“都說稻子長的好不好,就看秧苗了。”
社員們有些人已經被佟雪梅說服了。
隻是最後怎麼種植,還是看趙源宗的。
趙源宗抽著旱煙聽完了佟雪梅的講述。
要說沒道理,那丫頭講的頭頭是道。
要說有道理,為啥鄉裡沒來農技員讓社員學習這新式秧田種植法?
那兩個新名字他都記下了,一個叫什麼扁蒲秧,還有一個叫什麼叫滿天星。
佟雪梅說完,看趙源宗一直在塄坎邊走來走去,研究她的新式秧田。
“按照這種方法種植,一畝地頂上兩畝地的糧食,甚至還多呢。”佟雪梅給趙源宗吃了一顆定心丸。
“真有這樣多?”
“大隊長,早稻三個月成熟期,我反正也不走,到時候要是不翻倍,您說怎麼罰我都行。”
“佟雪梅,”陳元生從人群中擠到前麵說道,“你到底乾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