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士紳之敵士林之敵(1 / 2)

“山雨欲來風滿樓啊……”鄭芝龍丟掉了黑冰台傳回的情報,滿是感慨的說道。沒想到左良玉竟然在這個時候死翹翹了,這真的是給南明打了一劑強心針啊。

崇禎帝不僅沒了一個心腹大患,還有可能實力大增,這倒黴娃娃時來運轉了嗎?

不過想到黑冰台早兩日傳來的另一個消息,鄭芝龍搖搖頭。崇禎帝一直都是黴星高照才對,怎麼可能真的時來運轉了呢。

至於東林黨搞出了《士林報》,朝廷也在邸報的基礎上改版成為了《京報》,就沒什麼大不了的了。

東林黨在朝中有對手,這才是《新聞報》能順利發行的根本。對此,鄭芝龍早有預料。但東林黨就是禁止不了《新聞報》,他們也絕不會看著《新聞報》唱獨角戲而無動於衷的。

第二份、第三份報紙的誕生都是水到渠成的,《新聞報》的好時間終究要結束的。

因為報紙在輿論引導上的作用力是顯而易見,東林黨或是其他勢力眼睛瞎了才會看不見。

就鄭芝龍看來,現在金陵城內的報業才隻是剛剛步入‘百花齊放’的階段,等什麼時候地方上也紛紛出現報社的蹤影後,那才算是一個階段性的小勝利。

社會各界,上下百姓官員都知道了什麼才是報紙了,這一認知才是大的勝利。

如此,報紙才算是真正擁有了社會地位,才是真正形成了社會影響力!

然後,或是東林黨不願意看到自己的‘輿論領導力’被他人分潤,或是崇禎帝感受到威脅後皺起了眉頭,當然也有可能是有些報社腦子上頭,胡言亂語開來。接著就大家一起倒黴,一起完蛋了,除了京報,這怕就是大明治下的現代報業之路吧。

當然了,鄭芝龍作為新聞報的幕後之人,消息應該已經隱藏不了多久了。楊維垣披的馬甲已經掉了。鉛字印刷和新式油墨,那都是藏不住的東西。

手下一乾全都不做聲,金陵城內的事情相當複雜,而更重要的是他們根本就接觸不到情報。鄭芝龍全憑自己拿主意,這事兒上他們並沒什麼發言權。

但鄭芝龍卻不會主動的摻和進金陵事去。是崇禎帝想要封他做國公的,鄭芝龍表功的奏折才遞上去,都還沒使人向皇帝示意,他把馬尼拉改名叫新京的消息還沒傳去金陵呢。至於殺戮啊等等,那也無所謂。

他的名頭早就被潑了無數汙水,而他也並不打算去洗刷。

因為啊,這惡名在一定時期內還是有好處的,起碼能震懾到士紳不是?能打草驚蛇不是?而到了最後時候,隻要自己的實力足夠強,一切還不都是有勝利者來書寫?

何況在明末這個環境裡,當個暴君真比明君英主痛快多了。

身上背著包袱,顧慮著這這那那的影響,哪裡有親自上陣無所顧忌爽快啊?更重要的是,鄭芝龍現在已經有這麼去爽的資本了。

再說了,他不去用暴力的手段打破舊有的社會枷鎖,而是用溫和的社會改良做法來改變整個大明朝,那要費多大的精力精神啊?

且不說這合不合鄭芝龍的心意,就說那時間的長久都不是鄭芝龍可以接受的。

他這具**都四十有二了,不是二十四。溫和改良法,要等到他七老八十了才改良完成麼?他能不能活那麼大都不曉得。

更重要的是近來時不時就湧上心頭的緊張感,這都是促使他摒棄溫和改良做法的原因。

更彆說鄭芝龍本就很不爽明末的士紳階層的,很想搞一搞他們,這也是關鍵。

穿越之初他還對士紳階層演大戲,但崇禎南遷時候,鄭芝龍的真麵目就已經暴漏了。之後計丁清田,更是讓他成為了天下士紳眼中的死敵。

鄭芝龍對此隻不以為然的笑了笑,這就是死敵了?那是因為他們還沒承受過接下來的衝擊。

“侯爺,屬下能否鬥膽言語一句,您這是不是過於急切了些……?”

陳鼎有些戰戰兢兢地問道。

他是專程從泉州趕過來的,結果才來就挨雷劈。因為鄭芝龍剛下了一道可說是“大逆不道”的政令,把他嚇得不輕。

鄭芝龍拿下了馬尼拉,鄭森也拿下了宿務,可以說整個呂宋群島都處在了鄭芝龍的勢力範圍中。

這呂宋群島雖然山地丘陵很多,但也有不少平原的。尤其是呂宋島。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讓這兒的種植業相當發達。

自北向南,地理上可以把呂宋島分為三大區域:中央平原區、馬尼拉大區、西南大區。這三大地區也是呂宋島人口最為稠密的核心區域,哪怕在後世的新世紀裡,那也是呂宋農業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

中央平原區的形成很有鬼斧神工之感。在呂宋島西部和東部,分彆有三苗禮士山脈和科迪勒拉山脈貫徹南北,形成西、東兩側的天然屏障。兩大山脈成功阻隔了來自南中國海和西太平洋的氣流。西太平洋台風經行至此,往往會被山峰阻隔在外。台風尾聲化為適量的降雨,潤澤大地,對農作物的威脅大大減弱。適合的氣候和土壤條件促進了中央平原區域農耕業的發展。後世這裡90%以上的土地都種植了稻米,在呂宋素有“穀倉”的美譽。

西南地區地貌較中央平原地區複雜,科迪勒拉山脈衍生出的火山群遍布其中,造就了山地與平原的不規則交錯。因此,西南地區的農作物種類比較豐富。除稻田外,後世的這裡還可以看到竹林般的甘蔗園,高大美麗的椰子樹,以及鬱鬱蔥蔥的蕉麻林。

但那是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