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朕要揮師北上重興大明(1 / 2)

西寧衛城濃煙衝天,無數和碩特蒙古士兵在城內街巷穿行,身上背著大包小包的物品。而西寧本地人則多數已經變為了地上的屍體,一些房屋裡更是傳出女子淒厲的尖叫。

固始汗與滿清定好了章程,此番進軍咁肅,那是打出了清軍的旗號來。他欺李自成不知道他與滿清的定計,大軍在清海湖集結之後,先使人以買賣交易的名號進入西寧,然後昨日夜裡一遭發難,裡應外合,一舉將這座堅城給拿了下來。

按照蒙古人的習慣,眼前的這一幕都是必須要經曆過的。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和碩特人,窮的就跟一個賴命一條的光棍一樣,輕易的打進西寧,可不就跟一群餓狼撲入了羊群麼,把自己能找到的一切東西都搶劫一空去。

固始汗對於和碩特人還是很愛護的,可西寧的漢人決不再他的保護名單中。除了手工藝人和大夫外,其他人等都不在他的考慮範圍當中。

這西寧城雖然在順軍攻取時候已經遭過了一場劫難,城內的士紳富商多有遭殃,但即便如此,落在窮逼和碩特人眼中,那也是一塊肥的流油的大肥肉。

畢竟對於他們來說,一口鍋都是寶貴的。

此時,固始汗就立在西寧城的城頭,明洪武十九年,朱元璋使人在元西寧州城的基礎上改建西寧衛城——割元西寧故城之半建西寧衛城,城周九裡,城牆基寬五丈六尺、高三丈四尺米,城牆設有多座敵樓,四麵開門。

自從這新的西寧城建起,這裡便是青藏高原上最堅固的城池。依托著‘富饒’的湟水穀地,儼然是占儘了清海的精華。

這幾年固始汗做夢都想得到這裡。

他倒是沒想過奪取甘肅,殺入關中去,固始汗沒有後輩噶爾丹的野心,他隻想保住青藏之地即可。

而西寧城,作為高原的東大門,作為湟水穀地的核心之地,作為“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那不僅會成為一個大大的聚寶盆,更可以成為和碩特汗國在東側的屏障。

他是沒有進入漢地的野心,但他也希望漢地的勢力不要太多的乾涉和碩特汗國。哪怕是滿清。所以,派出一支族人定居在這裡,牢牢地把守住湟水穀地這扇大門,那就是再完美不過了。

而西寧城不到手,青藏之地的東大門就始終沒有把握在他的手中,這要是能叫他放心才有怪!

固始汗手中握著馬鞭,周圍傳來的慘叫哭喊聲被他摒棄在耳朵外,如是未聞。

西寧衛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準備,李自成已經把這裡的大軍都調去關中了,城頭夜間隻剩下少量民勇,城頭上更沒有撞杆、滾石、夜叉拍這樣基本的守城工具。如是一遭遇襲,可不就是不費吹灰之力麼。

而和碩特軍一旦拿下了西寧,那咁肅的防禦就中門大開,固始汗大軍沿著湟水,一路可直搗蘭州城。將整個咁肅一分為二。

李自成的咁肅節度使(巡撫)乃是前明降官林日瑞,聽聞消息後大驚失色,慌忙去尋辛思忠。後者才是李順在咁肅的主將。早前是黨守素的副手,之前李自成敗退關中,緊張時候一度把黨守素和辛思忠都調去了關中,但後來見晉西和中原都穩定住了局勢,便叫辛思忠帶兵萬人返回咁肅。

後者是從沒想過和碩特蒙古會生出幺蛾子來,聞報不是大驚失色,而先是勃然大怒。

畢竟作為一個農民軍將領,辛思忠眼睛裡就從沒有過和碩特汗國,他雖從沒想過與固始汗刀兵相見,雖然多少聽說過固始汗的名頭,但卻根本不把固始汗放在眼裡。

因為這固始汗連當初的大明都不敢招惹,辛思忠如何能看得起他呢?

他可是很清楚咁肅地方軍的力量的,多年未經戰事,儘數不堪戰不說,全省的營兵也隻有數千,要不然當初他跟隨賀錦、黨守素進軍大西北的時候,一路上怎麼會兵不血刃,直若遊行一般?

辛思忠當下就點起兵馬向著西寧殺去。

與順著湟水而來的和碩特軍正好在湟水入黃河口相遇,彼時和碩特軍的先頭部隊已經渡過。

李順軍還是很有戰心鬥誌的,軍兵也挺能打的,辛思忠見了立馬就對之發起了進攻。雙邊正麵相抗,和碩特軍毫無疑問的敗了。

他們人少,渡河的先頭兵馬才一千多人,更缺乏火器。

辛思忠旗開得勝,軍兵士氣大漲。如果他沒有分兵從黃河下遊渡河,意圖兩麵夾擊和碩特軍,大敗固始汗的話,咁肅保不準就是另一幅局麵了,李自成的曆史改變了,中國的曆史也可能被改變。

辛思忠的分布不止分散了自己手中本就有限的兵力,還小瞧了人固始汗,以至於損兵折將,落得隻剩下四五千殘兵敗回蘭州。

和碩特部的騎兵將蘭州城圍得水泄不通,舉著滿清的旗號四處招撫地方。不僅讓咁肅震動,他們的馬軍先就向東南奪取了臨洮府,震動關中,那影響力是大了去了。

沒用多久,整個大順朝之下都知道了西北的蒙古人已經降了滿清韃子,已經從背後向李自成下手了。

及至到六月時候,這消息都已經傳到了金陵。

金陵城內又是歡歡喜喜一通。鄭芝龍則看的直想笑,真的是想笑。

“周閣老,我就不明白了。這李自成倒黴了,滿清韃子賺了大便宜了,又乾金陵朝野屁事?他們這上上下下一副天上落餡餅的模樣,又是個什麼心理?”

周延儒臉色肅然,“皇明大好江山就敗在李賊手中,滿朝文武皆恨李賊入骨,陛下亦是如此。今日見李賊受挫,背腹受敵,大勢將有所不妙,自然儘皆高興。”

隨後看著鄭芝龍滿臉嘲諷的臉,歎聲說道:“泉國公休要把人都看扁了。老夫自是知曉你因何發笑,朝堂之上群英薈萃,亦多有人能看出其中好壞。然而這世間最難區分的便是“公私”兩字。是人便有七情六欲,便有息怒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