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北巡(2 / 2)

後頭的馬車裡還有太醫以及曾擇。

曾擇心裡一百個不安心,因為這次出來趙構隻帶了三二十人隨從。這要真出了事,這些人就算一個個都是軍中猛士,又能濟的什麼?

然而趙構的意願不是他能改變的。

馬車下了國道,那應該就是當地州縣的官道了。在如今趙宋的交通網裡,國道是最高標準的道路,寬敞平坦,還多是直線延伸。官道就寬窄粗細不一了,等到馬車下了官道再拐上一條岔道後,情況就更糟了。

趙琯現在不覺得馬車顛簸有趣了,他屁股都要被顛木了。

道路馬上就不一樣了。之前的車道好歹還能容下兩輛馬車並行,而且路麵也很平坦,如今這條路卻隻能勉強能過一輛車,路麵跟之前也沒法比。

但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小路’才是如今趙宋交通環境的真實寫照。

彆看國道修的很好,每年朝廷往交通上的投資也很大,但對比偌大的中國言,那太杯水車薪了。

更多的小路幾乎是沒有怎麼被整修過的。行人遇到大坑,誰的車馬過不去誰來填。再或者就是十裡八村能出一個善人或是能人,出錢整修一下路麵,絕對算是造福鄉裡。

當然了,遇上負責任一點的地方官,也會管這事,鋪路修橋,也算是他的政績之一。

但這根本就沒有一個標準。隻能聽天由命,看朝廷的派來的官員能耐沿光如何,看周邊十裡八鄉有沒人發跡。

嶽翻已經不再揚鞭子了,隻由著馬車慢慢的走著。

沿著這條顛簸的小路走了有半個時辰左右,金燦燦的麥田叫人一眼望不到頭。

趙構車架才行到黃河北,國道左右全都是一馬平川的平原。

黃燦燦的麥子一片連著一片,地裡的莊稼漢穿著對襟的粗布汗衫,這幾年隨著汗衫在軍中的流行,其在民間也迅速的流傳開來,隻節省布料這一點就迅速淘汰了原先的短衣布衫。

漢子們一個個敞著胸膛,揮舞著鐮刀一下緊著一下割麥子,也有那粗手大腳的農家婦,將麥子一捆一捆的紮起來。

年紀小的孩子提著水桶來給大人送水的。

田邊地頭的羊腸小路上一溜一串走著的儘是挑著擔子的人和推著獨輪車的人,麥子捆紮起來或是用擔子挑回去或是用手推車給推回去,趁著天氣好,麥收可要抓緊。

“這就是農忙!”

趙構大手摩挲著兩個便宜娃們的後腦勺。

農民麵朝黃土背朝天,活的真的很辛苦。哪怕他已經給農民減輕了不少負擔,但還是辛苦啊。

不用趙構喊停,嶽翻先就把車停了下。

而那田中的百姓和地頭歇息的莊稼人,早就主意到了他們。

這些人好大架勢,前後二十騎夾著一輛馬車,後頭又跟著一輛馬車,二十來人全都一身皂衣,個個身彪體壯,挎著刀弓,騎著高頭大馬。

跟後世警車開道一般,誰個看了也不會覺得是尋常人。

再想到外頭傳說的皇帝老子正要打他們這裡過,那些百姓們很自然的就把趙構當做了隨駕北上的大老爺了,前後那些衣著得體的隨行侍衛當成了家丁。

樹蔭下有些涼意,一些農人們正蹲在樹下歇息喝水,看到馬車停下來,一個個就都站起了身,等趙構帶著倆娃下車,最近的幾個農民把腰都彎下來了,卻沒有人敢上前搭話。

黃河以北可不是窮地方,平野沃土,這兩年又都風調雨順的,隻看這些農人的麵色就知道他們過的日子了。

麵色紅潤,沒有菜色。

穿著也算整齊,汗衫短褂上少見有補丁的,腳上也沒見誰穿著一雙草鞋就應付了事的,結果一雙腳被麥芒麥茬割刺的直淌血。

&/br&

&/br&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