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雇傭兵(2 / 2)

戰鬥力不如人,那戰事就是拖延的再久,又能有什麼起色?

橫豎宋人占據的都是吳哥王朝的偏僻之地,距離吳哥王朝的精華之地還有不短的距離,蘇耶跋摩二世還能暫時鬆一口氣。

或者說那西麵的蒲甘王朝(緬國)和東方的占城各自分擔了吳哥王朝的一部分壓力。

區區一個吳哥王朝可容不下兩個大宋藩王。按照封國之前的定義,吳國雖然是在暹羅中央平原落腳,但它的主要進攻對象卻不是東麵的吳哥,而是西邊的蒲甘緬國。

而在後世的湄公河三角洲落腳的許王趙棫,則在擊敗了吳哥軍的征討後就把眼睛看向了北麵的占城。

緬國是個好地方,雖然東西北三麵都是山嶺丘地高原,但中南部的衝積平原,足以讓千萬人繁衍生息。更彆說緬國還與天竺接壤!

趙桓對天竺之地的王公們可是一千個一萬個羨慕嫉妒恨,那地方簡直他夢寐以求的天堂。

當然,趙桓從不奢望自己能獨吞天竺的好處,但他認為自己完全可以借著大宋開發天竺的東風分上一杯羹。

至於說宋軍在未來時候會不會向天竺開進,趙桓是根本不擔憂的。依照他對趙構的‘認知’,他甚至覺得自己根本就不用等待。

保不準他的大吳國還沒有吃下蒲甘呢,宋軍就已經殺進天竺了。

在幾次會戰中擊敗了吳哥王朝的征討軍後,趙桓根本沒有大肆的向吳哥王朝的精華地帶進軍,而是調轉頭來不住的兼並自己西方的部族族群。

蒲甘王朝已經幾次派出密使前往吳哥,與蘇耶跋摩二世商議結盟的事情了。其邊界各鎮也嚴陣以待,防禦著吳軍必然會來的進犯。

趙棫這裡與趙桓也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兵鋒舍棄吳哥,以占城暗助吳哥為由,大軍指向占城。這在某種意義上一樣是安撫了吳哥人!

雖然占城國已經幾次派出使臣來汴京哭訴了。

可趙構在把趙桓他們分封海外的那一刻,就已經把臉抹下來裝進了褲兜裡。

現在中南半島的局麵是,吳哥王朝與吳許兩藩國漸漸平息了戰事,戰鬥的矛頭已經轉向了蒲甘和占城,後兩者能不能抵擋的住吳國和許國的兵馬且不說,隻說此次大宋在中南半島的開拓,那都已經能鼓掌歡呼了。

不過蒲甘也好,占城也罷,兩國一個地域廣闊,一個立國持久,都不是唾手可得的勝利。

畢竟藩國不是本國,吳國和許國論起實力來,可都談不上國富民強。之所以兵勢犀利,那是因為背後有趙宋在使力氣。

但本國的助力不是沒代價的,短短的時間裡,趙桓、趙棫可不已經把手裡的財富給花去了大半了?如果他們自身不能儘快回血,那來自母國的助力很快就會跟他們說拜拜了。

而吳國、許國的兵勢勁頭自然就會風光不在。

所以眼下的這次雇傭兵調換,對於兩個藩國來說都至關重要。因為這極可能就是二藩國最後的機會,如果他們不能把戰爭燃燒到富饒的‘敵境’,在接下的幾個月裡取得長足的進益,雇傭兵就要一去不複還了。

對於尋常的土兵來說,那種結果也就這樣,他們隻是失去了一個掙外快的機會。可這對兩藩王的影響,對徐徽言本身的影響,卻是極大地。

徐徽言的任務可不隻是單純的為藩國提供雇傭兵啊,利用這個機會,徹底的吃下占城,才是他真正的功勞所在。

要不然,隻搞雇傭兵就隻是他的本職工作。

軍人啊,有戰功,軍卒將領才能升官發財,才能錦衣回鄉。

徐徽言也不願意一直待在交州嶺南啊。他也想去西北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