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多爾袞我不想當八旗罪人(2 / 2)

“十萬兵能奪取中原的花花世界嗎?就能一舉擊敗李自成嗎?”

多爾袞可不敢想的太美了。

但現在鄭芝豹部主力被牽扯在了朝鮮,他就能鬆一口氣了。

哪怕大事告成後再撤回一些兵力回援關外呢,這都是可以的麼。依照多爾袞對明軍的了解,滿清兵馬每次擊敗明軍後都能收降大批的軍兵,而李自成軍想來也是一樣的。

再則,八旗大軍入關後,大批的包衣也能升格為兵丁,畢竟對比漢人軍兵,這些包衣阿哈與滿清的關係更親密不是?

隻要大清在關內站穩了根腳,多爾袞相信一切困難都會迎刃而解。

當然了,在如今局勢之下,山海關吳三桂的選擇就也更加重要了。這吳三桂若是願意投效大清,那八旗入關就水到渠成,不然,吳三桂無論是依舊忠誠於朱明,還是投了李自成,那都是滿清大業中的一大絆腳石。

所以啊,這八旗南下一戰,無論李自成、吳三桂、崇禎是什麼局麵,多爾袞都要是要打上一打的。

“即便那吳三桂投了李賊,本王也必要南下。”

“當初在明強李弱的時候,我大清數次入塞,極大地牽製了朱明的精力和實力,壯大了自己削弱了朱明不說,還為流賊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和發展壯大的良機。

現在是李強明弱了,若不給李自成加以牽製,恐怕大順真能輕取齊魯,飲馬長江。甚至是一舉殺到長江之南去,明順雙邊實力太失衡了,哪一方的實力太強大了,對我大清可不是好事情。”

“王爺英明。”多爾袞之前的心腹,還有這些日子來被他拉攏來的人看到睿親王主意已定,紛紛上前迎合著說。

“不是本王英明,實乃天賜良機。漢人有句話說得好,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如今之際便是如此。上天把這大好機會擺在本王的麵前,擺在了我大清的麵前,本王若是不把握住這一入主中原的大好良機,本王就是我八旗之罪人也。”

何況他本來就準備率軍入塞,誰讓滿清缺糧食了呢?

鄭軍放火燒田的事兒上,雙方折損的士兵都不多,可滿清卻不得不承受產糧重地遼河流域遭受創傷的事實。現在滿清有庫裡的積蓄打底兒,倒不至於饑荒,糧價也沒跳到十兩一石的地步,可人總要未雨綢繆不是?

他年前就使人通知了範家,糧食,收購糧食。

範永鬥真是一個大功臣,二月裡就傳信過來說,糧食皆已經被其。被他分彆運到了北直隸多地隱藏。

就隻等著八旗大兵上門取糧食了。

可現在一個更好的機會擺在麵前,多爾袞躊躇滿誌,因為這一次要是計劃妥當了,大清再次入塞就不用向原先那樣來了又走了。

之前唯一叫他頭疼的就是覺華島,吳三桂從寧遠城都退下了,鄭芝龍卻依舊使人釘在覺華島。讓多爾袞如鯁在喉。可如今……

“鄭命壽!”多爾袞叫道。

那位置在最邊緣處站著的鄭命壽臉上激動之色閃過,站出來利索的打了個千兒,“奴才在。”

身為一個朝鮮奴隸,鄭命壽從當年薩爾滸之戰隨軍被俘之後,就毫無心理障礙的投效了建奴。因為朝鮮的奴隸不是人呢,可投靠了建奴後,鄭命壽卻能當人了,至少在麵對朝鮮人的時候,他不僅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大人。

二十多年來,鄭命壽已經深得滿清的信任。黃台吉兩次征朝,鄭命壽在溝通滿清與朝鮮之間事兒上,作用很明顯。甚至都被任命為代表滿清的敕使。在滿清與朝鮮之關係中扮演著特殊的角色。

對後金(清)而言,他憑借自己獨特的語言優勢,以及對自己國家朝鮮的熟悉,為滿清建立起一個情報網絡,凡朝鮮國內的反清舉動或政治變動,多無法逃脫鄭命壽的耳目,成為滿清控製朝鮮的有力幫手。

另一方麵,由於他出身低賤,借出使朝鮮之際,依仗清廷的政治權勢,為自己家族謀取各種各樣的利益,甚至是毫無止境,自然就與朝鮮君臣矛盾尖銳。

對朝鮮而言,鄭命壽是數典忘祖的叛徒,但攝於滿清國威及受朝鮮國內親清主和勢力影響,隻得對其忍氣吞聲。

“你叫人迅速傳信給朝鮮王,還有金自點,讓他們慢點交人,慢慢的,最大限度的拖延時間。把鄭芝豹給本王留在朝鮮。”

“同時由你出使朝鮮,明麵上對李倧他們施壓,也幫他們一把。”製造個借口麼。

“但你最主要的還是盯著朝鮮君臣,彆耍花招。”

“奴才遵旨。”鄭命壽喜笑顏開的,他這每去一趟朝鮮,總能掙的盆滿缽滿。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