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舟山有黃魚(1 / 2)

戚家軍演義 千重草 2479 字 4個月前

“繼光心懷家國,愚兄甚是佩服。可是,張經如今是江南總督、南京兵部尚書,他若是為難你我,趙文華能下死力氣幫咱們嗎?”

胡宗憲還是有些擔心。畢竟得罪的是頂頭上司,人家要收拾他們,隨手一抓都能找到一堆理由。

戚繼光狡猾的一笑,“我的胡大人,難道你沒聽說一句話: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張尚書乃是君子,我斷定他不會因為今日之事,來難為你我這兩位抗倭有功的帶兵將領。”

“張經是君子。你是說趙,嘿。”胡宗憲話說一半,不往下講了。後半截話雖然沒說出口,倆人卻都明白。一個君子、一個小人。張經是君子的話,趙文華就是小人了。當然這話隻能意會不能言傳,說出口就犯了大忌了。

戚繼光回到台州指揮部,立刻召集將領們開會。這次雖然打了一場所謂的勝仗,把倭寇趕下海,也保住了鎮江以及龍山千戶所。但倭寇實力未損,他們隨時都能再次入侵浙江沿海村寨。

以他手下官兵的戰鬥力,倭寇下次再來,恐怕還是很難打的過。倭寇這次才來八百人,下次來的要是兩千、三千,甚至上萬人怎麼辦?

所以,怎麼樣提高部隊的戰鬥力,就成了迫在眉睫的頭等大事!

各部隊加強訓練是一方麵,創造出一套專門針對倭寇特點的戰鬥致勝法、以及更新改良武器裝備,則是不可或缺的硬實力。

戚繼光給麾下眾將下了嚴令,要求各部嚴格訓練士兵,儘快提高官兵的體能和作戰技能。不要再有五六個人打不贏一個倭寇的事情發生。

至於針對倭寇的戰法,不是拍腦袋就能想出來的,得根據倭寇所長,仔細研究。研究出戰法之後,還得加以練習。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戚繼光既然有這個想法了,仔細摸索研究,總有能夠接觸碩果的那一天。

更新改良武器裝備則要立刻進行。首先是部隊原有的那些火炮火銃,有損壞破損的,能修則修、不能修就更換。所需費用,找胡宗憲要。

做這些事情,就站去了戚繼光大部分時間。另外,他還要求徐文長派奸細,打探倭寇的情況。龍山之戰雖然勝的有些勉強,但提前得到倭寇將要來犯的消息,卻是最終取勝的最重要原因。

除了部隊的事情,還有家裡。王娟有了身孕,特彆需要丈夫的陪伴。戚繼光隻要一樣有空,就往家裡跑,陪伴嬌妻。

這段時間,王娟變得格外粘人。之前那位脾氣火爆、巾幗女將,變成了一個整日癡纏丈夫的小妻子。要不是戚繼光身體不便,去哪兒她都得跟到哪兒。

浙江海道副使譚綸,調來台州任知府。這可把戚繼光高興壞了。他來到江南之後,譚綸一直都是他的支持者,兩人的私交相當不錯。

原來的台州知府回老家丁憂一年多了,戚繼光這個副將就成了台州軍政兩方麵的最高長官。雖說是大權在握,卻也忙的整天腳不沾地。處理政務,占用了他太多的時間。

譚綸來做知府,他就可以從繁忙的政府事務當中騰出手來,專門治理軍隊。需要地方上配合的,譚綸也能夠全力提供支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