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點兒就能看出來,義烏礦工誰才是老大。隻有王如龍和陳大成,其餘都是小幫派、小團夥。
雖說隻是搶奪一座銀礦的械鬥,戚繼光既然親自指揮了,自然就得當成一場戰鬥來打。一窩蜂亂來可不行。
王如龍、陳大成那邊不是人多嗎,分給金漁一點。一邊給金漁三百人。加上金漁這邊的幾百,也將近一千人了。
另外,從王如龍、陳大成的隊伍中再各抽三百人,組成預備隊。三路進攻,如果能夠一戰成功自然是再好不過。若是遇到意外情況,有預備隊在手,就能夠調人上去增援。
進攻開始之前,戚繼光再次囑咐王如龍、陳大成、金漁三人。這是打架搶銀礦,不是上戰場殺敵。你們都要控製住力度,儘量不要鬨出人命。
永康縣是臨縣,永康人是鄰居。抬頭不見低頭見,千萬彆把兩個縣的人結成世仇。
三人領命,率隊出發。預備隊這邊也任命了兩個帶頭的,一個叫童子明,另一個是繼光的義子陳君。陳學問也站到了預備隊的行列當中。
戚繼光看童子明在所有礦工當中,有些與眾不同。顯得文質彬彬的,說話做事不像一般的礦工。經過詢問知道,這個童子明自由熟讀經史,勤習武藝。但是運氣不佳,幾次參加鄉試均落選,這麼多年也沒考上舉人。
不過,也正因為本身文武全才,有沒有功名官位在身,童子明才在礦工當中有了一些名望。戚繼光讓他做預備隊長,預備隊的礦工沒有不服氣的。
“戚將軍,在下有個小小的建議。算是班門弄斧,請您莫要笑話。”童子明很謙虛。畢竟戚繼光是身經百戰的將軍,他隻是一個曠工頭目,有沒有上過戰場。提建議,自然有些忐忑。
繼光一樂,“有什麼建議你就提嘛。我雖然打的仗比你多,難免也有考慮辦不到的地方。義烏我是頭一回來,礦工兄弟也是頭一回接觸。你有什麼建議,說說看。”
“戚將軍,我覺得,您三路分兵是不錯,留預備隊也沒毛病。不過,您在這樣大張旗鼓的發動進攻之前,是不是應該先派一支小分隊提前摸上銀礦。”
“如果永康人在山上布置了什麼埋伏,小分隊能夠先一步發現,這樣就能夠避免大部隊遭敵暗算。另外,山上有我們的三名人質。如果小分隊能夠把人質提前救出來,我軍進攻,就不會束手束腳。”
“嗯,你說的很對!”戚繼光豎大拇指,高度讚揚童子明的意見。
他不是沒想到,他隻是覺得這是礦工械鬥,用不著派什麼小分隊。兵分三路,再加上留下預備隊,就已經足夠了。不過,童子明講的確實沒毛病。並且以前對倭寇打仗的時候,他也都是這樣乾的。
戚繼光問童子明,現在派小分隊晚不晚?這有點類似考試,看童子明如何應對?
“不晚!”童子明昂然作答,“若是將軍劃出五十人,讓我率領這五十人的小分隊。我就帶著他們跟在右路金漁部隊的背後上山。找機會提前衝上銀礦,解救人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