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少年書生】(1 / 2)

第122章

自從荷花設計的雀釵在寶瑞閣上架以來,前來購買者絡繹不絕。

馬師傅一下子做不出這麼多的雀釵,隻能用預收訂金的方法,現在定金預付的已經到冬天了。

寶瑞閣的生意就仗著這個雀釵,一下子好了好幾倍。

“這麼多?”顧老大有些不敢相信,僅僅使用圖紙,一個月就能有一貫的收入?

“說起來,我們寶瑞閣才是最應該感謝顧老爹的。”馬博友的聲音帶著感慨,“我家祖上自秦朝起就是打首飾的,靠的就是一代一代口口相傳,才能混口飯吃。吃虧就吃在沒人識字,沒人會設計。所以,阿爹才發了狠,讓我們兄弟三個都上了學堂。隻可惜,我是個腦子空空的,學啥也學不出來,隻能早早地從學堂裡出來跟著阿爹學打首飾。”

“靠著你們顧家的這張圖紙,我們馬家也算是轉了風水啦。”馬博友看著顧老爹,眼光真誠。

“哪有,哪有?”顧老大連連擺手,“這也是你們寶瑞閣的運道!”

“是啊!是我們倆家的好運道。”馬博友以前有些瞧不起顧家人,總覺得顧家是靠崔晉原吃飯的。

可是沒想到荷花轉眼就能想出一個聯合會的生意。就光押在寶瑞閣的幾萬貫銀票,寶瑞閣說出去都能漲一截身價。

這兩天,他來了兩次想找顧家的人,可是次次都撲了空。

因為避諱,他也不敢去河邊聯合會工坊找人,隻能在路上堵顧家人。

幸好今天堵到了。

馬博友恭敬地道:“今天來找顧老爹,除了將賬結了之外,還有另一件事情。”他看了一眼荷花,“聽說大娘子近些日子來,正在為織機的事情而煩惱?”

聽他這麼說,荷花的目光一閃,“馬大哥消息很靈通嘛!”

馬博友見到荷花好像是誤會了,連忙道:“並不是消息靈通,而是這鐵匠與銀匠,本就是一路人。”馬家的祖上就是打鐵出身,後來慢慢的轉成了銀匠。

其實這打鐵打得好的,去打首飾是很輕鬆的事情。

他這樣一解釋,荷花也明白了。

“我聽說大娘子在為那個軸承而煩惱?”馬博友嘿嘿一笑,“實不相瞞,我家祖上就是做軸承的。”

荷花呆了一呆,祖上就是做軸承的?

這可能嗎?她突然想到一個以前去過的博物館,好像是在山西薛家崖村,那裡就出土了秦朝的軸承。當時為了這個,她還曾和崔晉原有過激烈的辯論。直到後來她看到了元朝在天文儀器上也使用了圓柱滾動支承,這才相信中國古代就已經發明了軸承。

軸承,顧名思義,就是承載輪子轉動的東西。老祖宗們在周朝就已經開始乘坐馬車,怎麼可能不發明承載輪子轉動的軸承呢?

她又想到楊玉環隨葬品中那個葡萄花鳥紋銀香囊,裡麵的半球體能夠隨著人的動作水平搖晃,保證香囊裡的香液不會撒出來。

這種技術,在現代無法複原。

中國的老祖宗,可比後來的子孫們要聰明的多了。

見到荷花的麵色多次變幻,馬博友還以為是不相信他,遂咬了咬牙,從袖中摸出一個荷包。

打開荷包,將裡麵一個小圓柱遞到了荷花麵前。

“大娘子請看!”

荷花接過小圓柱,不由得讚歎,隻見這小圓柱中間有一個扁環,小圓柱卡在扁環中,可以任何旋轉。

她驚奇地抬起頭,看著馬博友。

如果將這個小圓柱外接上輪轂,再套一圈橡膠,和自行車的輪轂有什麼區彆?

怪不得清朝康熙年間的黃履莊,就發明了能日行八十裡的自行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