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通判也想到了此處,不禁點了點頭,“顧家頗有仁義之心!這張可確實該被趕出。”
張老爹忙抬起頭,“大老爺因何不問張可是因何與顧荷花爭執的?乃是因為顧荷花不守婦道,與人私通!”
顧老大怒道:“你說我家女兒與人私通就與人私通,是與何人私通,你且指出個名來?”
張老爹嗤笑:“那崔晉原不就是一個?其他的,不知有多少!”
顧老大瞪了一下張老爹,轉首瞧向何通判,“請大老爺許小女上堂,驗明正身!”這是他在夜裡與荷花商議好的,要利用這次公堂將荷花與人私通的罪名清洗乾淨。
隻要驗明正身,證明荷花還是個小娘子,與人私通的謠言就不攻自破。
何通判沒想到一個審判殺人的案件,竟然也牽扯出驗明正身的事故,竟是一楞。
他先是看了看顧老大,而後又看了看站在堂下的荷花,一拍驚堂木,“請媒婆上堂。”
媒婆上堂,將荷花領到後堂。
不一會,媒婆出來,“回大老爹,顧家大娘子乃是處子之身。”
顧老大道:“都聽見了?”
張老爹愣了一下,沒想到荷花竟然真是處子身。
就在他想要爭辯之際,何通判拍了驚堂木,“顧大娘子乃處子,以後不許再傳其閒話!”突然想到前幾日張家到顧家鬨,借住在顧家的袁輕舟出門勸阻卻被張家汙蔑的事情。
看樣子,顧家也是無奈。
想到此,也替顧家感慨。有個這樣的親家,也怪不得顧家寧願不要顧立也得把兒子一家趕出去。
又警告堂下眾人,“若是再傳顧大娘子閒話,休怪本官無情!”
張老爹雖是不服,卻懾於何通判官威,不敢再辯。
堂下眾人投向張家的目光就帶了不屑!當初,是張可說的荷花與人私通,而後謠言傳遍全城。現在張家又用這個謠言來對付顧家,果然可恨!
這樣一來,那些先前還可憐張家的人,轉了風向。
待到退堂之後,全城都在議論這件凶案。
崔晉原也從江邊村趕了過來,對顧家表示支持。
經過多方查找,目擊者越來越多,有越來越多人表示曾在事發當日分彆見過張可和顧立。有人見過張可與顧立發生爭執,也有人見過顧立獨自一人回到家中。
顧立也開始回憶起自己當天見過的人。
在第二次開堂時,有人在堂上作證,“小底在申時初(下午15點)見過顧立,當時他神情有些不好,走路很慢,小底與他打招呼他也不理。後來,小底見他回了自己家中。”
何通判問他,“可曾見過顧立出來?”
那人搖頭,“小底後來就離開了。回家之後聽渾家說,張可與顧立在村頭打起來了。”
何通判就又問另一個人,“你何時見的張可?”
那人道:“申時末(下午16點),張可一個人在河邊徘徊。”
何通判就思忖:【也就說,在顧立與張可爭執之後,張可還活著?】
“那之後,可曾有人見過張可?”何通判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