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白麗華】(1 / 2)

第285章

從船上下來,袁輕舟告了聲罪,“茶吃得多了,我先去更下衣,你隨便轉轉,一會我來找你。”

荷花點了點頭,“好!”她指了指前方的弦歌台,“我去那裡等你。”

袁輕舟點了點頭,轉頭去了。

弦歌台是為了紀念孔聖人在陳蔡絕糧而建立的。

陳州處處都有聖人的傳說,最著名的便是七粒米。話說聖人與眾弟子到達陳蔡之地後,發現糧絕錢儘,弟子們便出外討要食物。

因此時世人對聖人多有誤解,許多富戶不願意舍米。而且還有一個富戶將米撒在子貢的身上,並嘲笑他:“你常說你家夫子為聖人,為何卻變不出米來呢?”

子貢沮喪地回到弦歌台上,卻不敢對聖人講方才發生的事情。

聖人看到子貢的表情,已然知曉。聖人寬慰子貢,“世人誤解我們,是因為對真理大道的不理解!我們卻不可以因此而惱恨世人……”聖人一邊說話一邊從子貢身上將米粒取下來,“你瞧,恰有七粒米。”

而後吩咐弟子們舉火建釜,將這七粒米放入鍋內。

等到水開之後,卻聞米香陣陣,滿滿一鍋白米飯就在釜內。

此時初春,龍湖邊花草蔥蘢,柳蔭輕翠。聖人廟中的鬆柏經過了數百年,已長得亭亭如蓋。

不時有遊人與學子們進出聖人廟,給聖人上香許願。

弦歌台上的聖人廟,不僅有學子們來,還有許多主婦前來求子。

因為據傳說,從南北大街往弦歌台去的這條路上,聖人曾赤足走過。許多主婦為了能讓孩子沐浴聖人之德,便學著聖人的樣子赤足而行。

若是走到聖人廟,不給聖人上柱香,這就太不恭敬了。

所以,聖人廟裡才會即有學子們,又有主婦。陳州城裡的人對此早已經習慣,見怪不怪了。

荷花便也買了柱香,給聖人上了香,而後領著香兒與家仆四處轉轉。

初春的時節,正是踏青的時節。

許多人都是拖家帶口的前來,即給聖人上香,又舉家出遊。

宋人的低層社會中沒有什麼男女大防,聖人廟四周的樹蔭下不時站著一兩對狀似親密的小情侶,甚至公然手挽著手。

許多人從他們身邊經過時,也隻是會心的一笑。

隻有那些褒衣博帶的老學究經過時,才會恨恨地跺一跺腳,罵一聲世風不古,而後掩麵離去。

而少男少女們,則是相視一笑。

荷花走走停停,臉上帶著笑容。

可在離她不遠處的樹蔭下,卻有一雙眼睛緊緊地盯著她。

發現自己被人注視,荷花轉睛過去,卻發現是個陌生的小娘子,便又將目光轉了回來。

“娘子,那人一直盯著娘子看呢。”香兒也發現了異樣,低聲與荷花說話。

荷花笑了一笑,“不理她,我們走!”主仆幾人就朝著廟外走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