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第九十六章(1 / 2)

耿老的第一場講座時間定在下午五點半到七點半, 全程總共兩個小時。

之所以定在這個時間點,是為了儘量不影響醫院的正常運作。

畢竟講座重要,病人更重要。

結束一天忙碌,已經被榨成一條喵乾的貓貓恍恍惚惚地抱著個新筆記本跟鋼筆, 幽魂似地跟在臨清竹身後, 往講座地點而去。

講座地點設立在醫院最頂層的天台上。

整個醫院裡隻有這片地方最空曠, 也最能容納下更多的人, 還不會被外人輕易打擾, 算是還不錯的開會地方。

就是待在裡頭, 總有一種在村裡曬穀場開大會的既視感。

貓貓沒有參加過人類村子開大會, 但她曾經作為小野貓的時候,遠遠地蹲在樹上圍觀過,所以知道那是個什麼情形。

不過仔細對比起來, 專業的學術講座,還是跟村裡開大會有區彆的。

一上天台,貓貓就瞧見了整整齊齊地擺滿整個天台的椅子,這些是供給來聽講座的醫生們坐的, 四周圍還擺著幾盞大燈,是準備著晚點天黑時照明用的。

除此之外, 天台最中心則立了個木製小圓台,上頭擺了套桌椅,桌椅背後還有一個雙麵都可用的大黑板。

顯然, 那就是給耿老用的演講台了。

一切的設施看起來似乎都很簡陋, 卻已經是醫院這邊能準備出的最好了, 且對比外頭的其他大小醫院,他們這條件甚至還稱得上是不錯。

這年代就是這樣,不論各行各業, 不論做什麼,都極為簡樸。

不是大家不想要更好的條件,例如在寬敞明亮的大會議室裡聽講座,而是實在沒有這個物資資源。

醫院最大的會議室就是院長的辦公室。

其他地方不是醫生們的診室,就是病人的病房,沒有多餘的空間,更沒有多餘的資金去建設專門的會議室。

也許這些以後都會有,但至少目前,所有求知若渴的醫生們,都隻能卷縮在一張小小的木板凳上,用膝蓋當桌子,將自帶的筆記本擱在上頭,準備著一會兒瘋狂記錄下耿老所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好能回去細細揣摩。

說不得自己的醫術,或者有什麼一直困擾著自己的醫學問題,就此解決了呢。

貓貓跟臨清竹算是來的比較晚的兩個。

沒辦法,誰叫急症科就是全醫院除兒科之外最忙的診室呢。

人兒科是因為醫生少,他們急症科是因為病患多。

所以等他們抵達現場的時候,整個天台上已經擠擠挨挨,都坐滿了穿著白大褂的人,以至於他們一時尋不到空位,隻能往更深的邊緣處尋找位子。

空位子還沒找到,臨清竹就聽見有人在叫他。

“臨醫生,這裡。”

他下意識扭頭,就見一位麵相儒雅清俊,臉上戴著一副金絲邊框眼鏡的中年男人正對他揮手,見引起他注意力,連忙指指自己身邊特意留下的兩個空位,示意他們過來坐。

既然有人幫忙占了位,他們也就不用再繼續如無頭蒼蠅似地到處亂找位子了。

臨清竹勾起一抹感激的笑意,領著貓貓一路過去,坐在對方特意給他們留下的兩個位子上。

“耿醫生,多謝。”

“多謝喵。”貓貓不認識耿醫生,但不妨礙她講禮貌。

“不用謝,我早預料到你們急症科忙,肯定沒那麼早過來,所以才特意給你們占了位。”耿醫生好脾氣地笑著回應。

他是中醫骨科的醫生,專治跌打損傷,偶爾還兼職看婦科病,而臨清竹雖說身在急症科,可實際上學的醫術主要還是以中醫為主。

兩人在醫院內部的小型學術交流會上認識,並且都欣賞對方對中醫的獨到見解,所以交流會結束後,兩人私底下偶爾遇見了,也會稍微探討一二。

這樣漸漸地,就有了幾分交情。

正因如此,在了解臨清竹他們工作比較忙碌之後,提早過來聽講座的耿醫生才會幫忙給留位置。

免得他們來了也沒地方坐。

這場講座說是隻限於醫生跟實習醫生報名才能參加,可實際上門口沒有人守著,整個天台都是對外開放的。

如果有哪個護士,甚至是病人也想溜達上來聽一聽,也沒人會趕他們走。

所以這就使得原本充足的位置不夠坐,還得提前下班過來搶才行。

不過這也側麵說明了大家對於耿老的熱情。

下午五點二十五分。

作為講座主講人的耿老提前到場,大家微微轟動起來,個個如長頸鹿似地,伸著長長的脖子就向往耿老的方向看。

似乎隻要多看兩眼,就能多聽些知識似的。

而一慣好奇性旺盛的貓貓卻沒隨著大流而動作,她這會兒正皺巴著小眉頭,努力往臨清竹身邊躲呢。

太多陌生人的氣味了,引得貓貓本能不適。

不安與恐懼開始漸漸攀升,她想走喵了。

好在當貓貓忍耐力即將達到臨界值之前,一股清雅淺淡的竹香緩緩飄來,漸漸將貓貓整個包裹起來,竹香似乎形成了一層無形的結界,將她與外界的人群分隔開來。

讓本能懼怕陌生人的貓貓猶如置身於一個空無一人的狹小空間內,但她一點都不覺得驚慌,反而大大鬆了口氣。

“謝謝喵。”

貓貓壓低聲音跟臨清竹道謝。

她知道要不是沒有臨清竹這一手,她說不得就得暴走了。

不過原來結界居然還能這麼用,貓貓突然覺得自己漲知識了。

她當即有樣學樣,在臨清竹設下的結界內又給自己加了一層結界,這一層結界裡充滿了貓貓自己的氣味,能讓她更感到安心。

“不錯,孺子可教也。”

見貓貓學得這麼快,臨清竹欣慰地展開玉竹扇,輕輕給扇動兩下。

然後旁邊穿來耿醫生小小的提醒:“臨醫生,這會兒還是初春,天氣沒暖和起來,你注意彆貪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