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紅毯意外來客(1 / 2)

影帝的誕生 搖曳菡萏 7910 字 4個月前

當然,作為映儀式舉辦地,任何城市的排隊人數都不可能多過洛杉磯。壹 看書 ? ?·1?K ANSH·CC

洛杉磯梅爾羅斯街劇院門口,紅地毯兩旁早已圍滿了媒體和年輕影迷們,遠離紅毯的另一側,有幸預訂/抽到映門票的影迷正在等待檢票入場。

通常來說,好萊塢電影映選擇的劇院座位在幾百到上千不等,如此多的票位,自然不可能被製片廠全部當人情送出去,加上再大的影院,觀影位置好的座位也就那麼幾十上百個,所以最好的位置通常都是留給製片廠,比如製片人導演演員等人,還有投資商,或拿去贈送的,剩下的其他座位,才是留給影迷的。

所以一般電影映門票都會分為兩種,一種是普通觀眾票,一種是紅毯票,兩者分彆有不同的通道入口,持有紅毯票的人當然是走紅毯進場了。

梅爾羅斯劇院門口的紅毯兩側,分布著大約數十家來自不同城市的媒體,《洛杉磯時報》《好萊塢報道》《綜藝》《紐約太陽報》等綜合性日報或專業、娛樂性電影雜誌都有到場,不過因為現在還沒什麼重量級人物出場的緣故,記者們還算清閒的站著,偶爾和同行們彼此聊個天。

每次有關注度較高的電影舉行映,走紅毯的程序基本都是這樣,幕後人員是最早到的,然後是製作公司、行公司高層、投資商之類,這些人裡或許有位高權重的大人物,但大多並不用特彆關注,畢竟公眾在映後第二天看報紙時更感興趣的還是明星及影片質量,第二波出場的會是時尚界人士、社交界名人、特邀影評人、脫口秀主持等憑借各種關係被邀請來參加映禮的人士,分量不重的配角們也會在這時出現好刷幾個鏡頭,至於導演和主演,一般是壓軸出場的。

其實今天出現在梅爾羅斯劇院的媒體大多都不是被邀請前來,而是自過來的,《驚聲尖叫》在媒體心中的人氣真的不低,柯特妮·考克斯雖比不上詹妮弗·安妮斯頓,但也算是《老友記》裡人氣第二高的女主角,《老友記》現在已經是美國全民最愛的情景喜劇了(或者說是最愛電視劇也不誇張),德魯·巴裡摩爾不用說,這個“好萊塢壞女孩”一直都是卷在風口浪尖上的人物,威廉·布蘭德利,《理智與情感》、《羅密歐與朱麗葉現代版》,還有二十世紀福克斯最近流出的幾張《泰坦尼克號》劇照,讓不少人對他身上那種老式貴族氣質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很好奇像威廉·布蘭德利這樣截至目前短暫的表演生涯裡,角色幾乎全圍繞著貴族少爺/富家子弟/上流社會打轉的演員,真的能演好一部校園驚悚片麼?

雖然還沒有大規模影評流出,但《芝加哥太陽報》的羅傑·埃伯特,《紐約時報》.斯科特等全美知名影評人在看了《驚聲尖叫》前期試映會後對威廉·布蘭德利評價甚佳的消息卻早已流傳了出來,這更加撓得人心癢癢了,簡直就跟當初阿爾·帕西諾接下《聞香識女人》後,媒體和影評人們對“教父柯裡昂”能不能扮演好一個脾氣暴躁的盲人軍官感到既懷疑又好奇一樣——當然,現在的威廉·布蘭德利還不能跟早已功成名就的阿爾·帕西諾比,但公眾對此的反應和情緒是一樣的。

當哈維·韋恩斯坦挽著女伴的手出現在紅毯那頭的時候,《綜藝》記者連忙舉起了自己的鏡頭,對著這位好萊塢目前最炙手可熱的製片人拍攝了幾張近照——1993年哈維·韋恩斯坦和他的兄弟鮑伯·韋恩斯坦創立的米粒麥克斯被迪士尼控股後,背靠大樹好乘涼的韋恩斯坦兄弟已經備受矚目,1994年《低俗》奪走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以8oo萬的成本狂卷全球2億美元票房、導演昆亭塔倫蒂諾一夜之間成為各大製片廠追捧對象的成績,更是讓好萊塢業內人士對韋恩斯坦兄弟的運作能力感到震驚,而上個月米粒麥克斯新出品的電影《英國病人》口碑也是絕佳,被各大媒體一致認為會是明年奧斯卡的奪獎熱門,隨著事業的越成功,韋恩斯坦兄弟已經被看做了是能改變好萊塢權力結構的人物,對於這樣的未來大佬,《綜藝》《紐約客》《好萊塢報道》之類的媒體自然是敏感極了。? 要?看書 ?要?·1?K?A書N?SH·CC

拍了幾張照片,覺得夠用了,看看紅毯上除了哈維·韋恩斯坦外,再沒更重量級的人物出現了,《紐約客》記者一邊舉著相機準備著,一邊跟旁邊的《舊金山紀事報》同行八卦:“聽說韋恩斯坦兄弟給《英國病人》申報了包括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在內的十六項奧斯卡獎項,他是不是瘋了?《英國病人》是部好電影,這所有人都承認,但是申報了那麼多獎項,還每個大獎都沒放過,韋恩斯坦兄弟毫無重點,難道不怕最後一個大獎都撈不著嗎?就像《肖申克的救贖》曾經遭遇的那樣。”

雖然上映後票房不佳,但影片質量的確過硬,也獲得影評人一致追捧的《肖申克的救贖》在申報1995年的第67屆奧斯卡的時候,就足足申報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在內的十幾個獎項,最後獲得了十項提名,但可笑又可悲的是,或許是因為申報的項目太多,而製片方的公關既沒有重點又不到位,十項提名裡《肖申克的救贖》竟然連一座小金人都沒有捧回去。

當然,1994年是好萊塢的一個電影佳片巔峰年,正宗美國主旋律電影、最對奧斯卡評委口味的《阿甘正傳》橫空出世迫使題材現實黑暗的《肖申克的救贖》不得不惜敗也是原因之一,但《肖申克的救贖》在行的時候宣傳就不夠,“衝奧期”內公關更是沒做到位,也是不能被忽視的因素。

“要麼是瘋了,要麼就是特彆胸有成竹。”《舊金山紀事報》的記者說:“韋恩斯坦兄弟可不是蠢蛋,我敢打賭,他們既然敢這麼申報,就一定是有了妥善的準備和計劃,說不定他們的公關重點隻有兩個三獎項呢,申報這麼多,一個是為了混淆競爭對手的視線,一個是為了安撫演員,反正這種情況每年也都是很多見的。”

奧斯卡影響力如此之大,和它有關的任何事情都不能稱之為小事,每年的獎項申報不僅是門學問,更是讓很多製片方頭疼不已,哪個獎項競爭對手弱更有可能獲獎,哪個獎項競爭對手強需要避開,如果是多主角戲給誰報主角給誰報配角或者不給誰報,都是需要慎重考慮均衡的事,所以久而久之,在明知某些演員(特彆是大牌)幾本沒可能得獎的情況下,還給他們申報上獎項照顧其情緒,然後將所有公關能量朝最有可能得獎的項目上使,還能利用演員打打煙/霧/彈迷惑對手這樣一舉多得的把戲,在奧斯卡的曆年獎項申報時也都是屢見不鮮的戲碼。

“沒準兒還真是你說的這樣,韋恩斯坦兄弟可不是其他什麼人,他們是猶太人,還是很精明又很有權勢的猶太人,我們都知道,或許真的有那麼一天,好萊塢要被這群猶太人徹底——”

一個看著有幾分熟悉但同時又很陌生的身影突然闖入鏡頭,《紐約客》記者愣了一下,止住了話頭。????? 一? 看書 ??·1KANSH·CC

《舊金山紀事報》記者聽的正起興,見忽然沒下文了,忍不住問道:“你怎麼不說了?”

“那個人我看著很眼熟。”《紐約客》記者說:“但是好像又想不起來是誰,他是個什麼演員或模特嗎?你看看有印象嗎?”

《舊金山記事報》記者順著方向看過去,現了一位特彆顯眼的漂亮男人,身高大約六英尺一二英寸左右,光澤感很棒的金,紫色襯衫黑色一粒扣西服,配色低調但剪裁一看就出自大師手筆,而且最特殊的是,這位看起來大約2o歲上下的年輕人,和四周的紅毯客們太不同了——凡是參加紅毯映的人,無論是台前的演員還是幕後的製片,一般都很有被拍的覺悟,鏡頭感也很強,不管遇沒遇到媒體喊自己名字,都會時不時的朝對著自己的鏡頭揮揮手,比如現在的紅毯上,就有好幾位摟著美麗妻子正在擺拍的製片廠高層,還有幾個對著鏡頭搔弄姿的小演員電台主持人。

但是這名年輕人太與眾不同了,他從出現在紅毯那頭的時候,就一直在徑直朝劇院入口走——沒錯,是真的“徑直走”,途中不曾為任何一台照相機停留下來過,甚至舉止帶給人一種他在刻意躲避鏡頭拍攝的感覺。

“我也看著有點眼熟,似乎在哪裡見過的樣子。”《舊金山記事報》記者說:“但是好萊塢最近新出的演員模特,新人裡都沒見過如此亮眼的麵孔呀,瞧這年輕人渾身的氣派,簡直非同一般,如果我看過他的作品的話,一定有印象的——難道他之前是百老彙的劇院演員?不,也不太像。”

出於媒體人的敏銳直覺,《紐約客》記者抓緊時機調整著鏡頭,在漂亮男人躲避紅毯上的演員而轉道向前的時候,抓拍了幾張對方的照片,雖然不是直麵鏡頭的正臉照,但也足夠清楚了。

“似乎並不是在娛樂版塊的臉熟麵孔呢。”《紐約客》記者還在喃喃自語:“總覺得是在金融板還是社會版見過這個人……”

紅毯上台突如其來的喧嘩聲打斷了《紐約客》記者的思路,他剛剛抬起頭,就聽見身邊的同行大喊:“巴裡·德魯摩爾來了!柯特妮·考克斯來了!天哪威廉·布蘭德利也來了!快拍快拍!”

十幾台“長/槍短/炮”一起對準了紅毯儘頭,嚴陣以待。

……

“德魯!德魯·巴裡摩爾!”

“可以談一下伍迪·艾倫導演的新片《人人都說我愛你》嗎?聽說你有機會在其中扮演一個角色?”

“莫妮卡!莫妮卡!莫妮卡我們愛你!”

穿著一身白色長裙的巴魯·德裡摩爾引了紅毯上的第一個小高/潮,然後是柯特妮·考克斯,因為《老友記》的大獲成功,很多影迷和記者甚至以“莫妮卡”來呼喚柯特妮·考克斯,柯特妮也毫不介意的露出招牌笑容頻頻回應。

當威廉從加長林肯上走下,出現在紅毯上的時候,四周的閃光燈先是此起彼伏了一陣,然後才有叫喊聲響起:

“天哪你看起來太棒了威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