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來,蘋果一直在起訴微軟抄襲侵犯了自己的專利,微軟也找了強大的律師團應付來自蘋果的訴訟,兩家公司一直在剽竊與否上爭執不休,重點是為微軟是否抄襲了蘋果的圖形用戶界麵外觀和體驗,在訴訟上微軟並無完全必勝的把握,但是在公司市值上,市值數千億美元將公司ceo比爾·蓋茨一力捧成了世界首富,而蘋果如今的公司市值隻有寥寥的幾十億美元,股價甚至還在一路下跌,連訴訟費都快付不起了。
就在蘋果股價越跌越慘之際,蘋果董事會終於下定決心解雇了94年剛從美國半導體公司重金挖來的ceo吉爾·阿梅裡奧,同時邀請已經隨著蘋果收購一起回到公司,此時正任顧問一職的史蒂夫·喬布斯重新擔任ceo。
史蒂夫·喬布斯一開始是拒絕的,但在蘋果公司的盛情邀請下,他“勉為其難”的同意暫任蘋果公司臨時ceo一職——之所以有臨時二字是因為他的另外一家公司皮克斯還要打理,不可能說蘋果一邀請喬布斯,喬布斯就丟下多年來的心血並且發展蒸蒸日上的皮克斯不管了——上任之初,史蒂夫·喬布斯不僅雷厲風行的立刻砍掉了蘋果大部分不盈利的業務,並開始積極謀劃與微軟的和解。
矽穀流傳的小道消息是,當史蒂夫·喬布斯完成了將吉爾·阿梅裡奧驅逐出蘋果的工作後,第一個電話就是打給了比爾·蓋茨。
總之在1997年8月6日,史蒂夫·喬布斯在波士頓的公司年會上,和遠程連線出現在大屏幕上比爾·蓋茨一起宣布:微軟將出資1.5億美元購買蘋果的無投票權股票,至少持股三年不賣出,並將為蘋果macos平台開發軟件,而蘋果的回報是撤回對微軟的訴狀,並在生產的所有蘋果電腦裡內置ie瀏覽器。
微軟對蘋果的注資幾乎是震動了整個矽穀、整個金融界,乃至大半個美國社會,對於這次幾乎拯救了蘋果的注資,外界有多種解讀,像是因為微軟已經不想和蘋果繼續把官司打下去啦;比爾·蓋茨有濃厚的蘋果情節拯救蘋果的同時也給微軟找點外部壓力好促進公司內部和諧啦;indos在操作係統市場占有率近100%正在被司法部立案反壟斷調查,不得不尋找個對手避免自己因壟斷罪名成立被拆分啦等等。
總之,無論原因是什麼,微軟公司和蘋果公司達成了戰略性的合作已經成為了既定事實,就在史蒂夫·喬布斯和比爾·蓋茨共同宣布這個消息後不到一小時內,華爾街的投資者紛紛湧入股市搶購蘋果的股票,當日交易結束時,蘋果股價已經飆升26.56美元,漲幅達33%,是前ceo吉爾·阿梅裡奧辭職當天股價的兩倍,同時,這一天的股價暴漲也給蘋果公司的市值增加了8.3億美元,蘋果被徹底的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除了微軟和蘋果的合作外,史蒂夫·喬布斯在蘋果公司的重新掌權也是媒體關注的一個焦點,特彆是公眾皆知他既是蘋果的創始人,又是皮克斯的ceo,現在兩家公司發展勢頭都非常迅猛,那麼史蒂夫·喬布斯有沒有可能像比爾·蓋茨那樣,躋身全美富豪前十名的行列了呢?
“不,雖然我是蘋果的創始人,但我目前持有的蘋果股票隻有一股,保存這一股的原因還是我想每年都看到蘋果的財報郵件。”在接受《時代》周刊專訪的時候,史蒂夫·喬布斯坦然承認自己在離開蘋果的這麼多年裡,其實早已將全部股票轉賣,就連半年前賣掉得到的一百五十萬股,也都在不久前售出了。
“我賣給了威爾。”史蒂夫·喬布斯興致勃勃地說:“就像我是矽穀出身,現在卻一隻腳踏進了好萊塢那樣,威爾是位好萊塢紅星,但他似乎也對金融股票感興趣,瞧,多麼奇妙的對比在我們身上出現了。”
“威爾?”《時代》周刊記者詫異的問:“那個威廉·布蘭德利?”
“不然還有誰呢?威爾真的是一位很聰明、很有思想的年輕人。”史蒂夫·喬布斯聳聳肩,似乎很為《時代》周刊記者的詫異而感到奇怪:“說句實話,當初將股票轉賣給他的時候,我也沒想到股價現在會升的這麼高,因為當時蘋果的境況真的是很糟糕,和微軟的合作更是沒影兒的事,當時我是有心出售蘋果股票,但賣給誰都無所謂,是威爾的熱情打動了我,讓我將股票賣給了他。現在想想看,這個年輕人真是做了筆劃算的買賣,他恰好選擇在了最適當的時間用最低價位入手,然後過了還不到三個月,股票價格就翻了快一倍!”
史蒂夫·喬布斯的專訪結束後,《時代》周刊記者如實的將他的話刊登了出來,還描寫了自己對威廉·布蘭德利的好奇與疑惑,在之後的數天內,這篇新聞被各種金融類、娛樂類、甚至是時尚和社會名流板塊紛紛轉載。
好萊塢明星的收入一貫是公眾好奇的目標,更彆提這次還和一夜暴富之類的吸引眼球的故事結合了起來,眾多華爾街人士乃至普通讀者看到新聞後,有了和《時代》周刊記者一樣的疑問:威廉·布蘭德利不是個好萊塢明星嗎,他是怎麼認識史蒂夫·喬布斯並準備投資蘋果的?蘋果股價翻倍,威廉·布蘭德利豈不是單靠這份收入就能排進今年的好萊塢名人收入排行榜了?以及最重要的,雖然現在片酬已達八百萬美元,但是作品產出不多,並且是今年以來身價才開始大幅上漲了威廉·布蘭德利是如何能眼都不眨的拿出幾千萬美元買股票的(哪怕是在股價最低的時候,一百五十萬股蘋果股票價值也要兩千萬美元左右)?
有了問題就要尋找答案,沒有什麼人在追逐真相上能和媒體媲美了,很快,威廉名下亞馬遜公司的六十萬股股票(現價值超過三千萬美元)以及持有的其他上市公司的股票(甚至包括微軟這樣的龍頭企業和ibm這樣的老牌公司)也連帶著被曝光了出來,單是做這些亮在明處的資產,價值就超過了一億五千萬美元。
這個數字實在令人瞠目結舌,特彆是那些通過半年前的新聞報道和《奧普拉脫口秀》了解到威廉·布蘭德利成長經曆的人,更是感到不可思議:不是說布蘭德利家曾經破產過嗎?不是說三年前威廉·布蘭德利還和他的母親租住在狹小的公寓裡,並靠打工維持生活嗎?為什麼僅僅是三年過去,威廉·布蘭德利的資產已經膨脹到了上億美元?!
難道埃德溫·布蘭德利有什麼隱藏在暗處的遺產留給了威廉·布蘭德利?
這個猜測剛剛出現就被否決掉了,先不說埃德溫·布蘭德利生前也隻是一個aire(而不是are,就算他是個are,美國破產法庭的調查員也沒那麼好糊弄,而且有差不多一個社區的人都可以證明在威廉成名之前,布蘭德利母子過的生活的確很清貧。
或者布蘭德利家有什麼遠親是大富豪,將自己的遺產繼承人選擇為了威廉·布蘭德利,就像那些大仲馬筆下的人物一樣?
但這樣的猜測未免太戲劇化,而且美國也沒有什麼已經去世或即將去世的億萬富翁姓布蘭德利,公眾所知道的布蘭德利家親戚,比如威廉尚在人世的爺爺和叔叔們,都生活在紐約、華盛頓、亞特蘭大等城市呢,而且工作雖然體麵,但也都不是富翁。
無論如何,威廉·布蘭德利在短短三年間,從一個命運略顯悲慘的落難富家子,奮鬥成了身家上億的富豪是不爭的事實,哪怕好萊塢給了他原始的積累資本,但這資本膨脹的速度也太嚇人了,三年時間,一億五千萬美元!這樣的人生經曆已經不僅僅是勵誌了,簡直是超級勵誌!猶如電影般傳奇!
好萊塢雖然並不缺少資產上億的明星富豪,但崛起速度如此之快資產膨脹的如此神秘,還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好奇不已,新聞傳播開後,整個好萊塢都轟動了,連帶著半個華爾街、半個矽穀、半個時尚圈和所有威廉·布蘭德利的影迷。
《創始人喬布斯為蘋果引入身份最特殊個人股東》(《舊金山紀事報》)
《來自好萊塢的年輕傳奇——威廉·布蘭德利!》(《好萊塢報道》)
《年輕版的“股神”巴菲特?》(《洛杉磯時報》)
哪怕是a-list明星和製片廠大佬們,現在也在驚異羨慕威廉的投資眼光與賺錢速度,希望威廉能夠參加派對的邀請函又在飛速增多了——他們既好奇威廉是從哪裡來的原始資本、現在的身家已經達到多少了(沒人相信擺在明麵上的數字,人們總是傾向於黑暗中隱藏了更多的真相),又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威廉做投資的訣竅是什麼。雖然這些a-r和大佬們都不缺錢,甚至各個富得流油,但沒人能拒絕一夜之間身家暴漲的誘惑。
每天有大把富翁揮舞著鈔票爭著搶著往矽穀撒錢,但矽穀真的很少接收來自好萊塢的資金,反之也一樣,和華爾街與矽穀時不時還有的人才交換不同,當矽穀遇上好萊塢,一般都隻能得到冷場的結局,史蒂夫·喬布斯算是第一個在兩個完全不同的行業都取得了成功的名人,現在看來,威廉·布蘭德利能夠稱得上是第二個。
雖然威廉持有的股份還稱不上能在董事會占有一席的程度,但蘋果與亞馬遜等科技公司的員工們的確對他好奇極了,技術宅們最近喜歡熱議威廉·布蘭德利一點都不矽穀的外貌和身份(太過英俊的好萊塢電影明星),和太過矽穀的賺錢速度(短短時間內就身家億萬)。
至於華爾街,華爾街應該是對威廉的身家根底知道的最多的一個圈子了——華爾街的背後站著銀行家,而任何一筆資金的流動都逃不過銀行的眼睛——華爾街當然也很追捧威廉,《華爾街日報》甚至為他做了一期專題《威廉·布萊德利——“好萊塢億萬男孩”還是“華爾街黃金新貴”?》,但是相較於威廉,華爾街的銀行家們對蘭斯·羅德裡克則更加追捧,因為沒人比他們更清楚蘭斯·羅德裡克過去一年裡到底賺了多少錢了。
如果威廉知道華爾街的銀行家們對他存有一點小小的偏見,比如說對他如今豐厚身家的一點額外看法,“任何人有了一個叫蘭斯·羅德裡克的好朋友,都能變成億萬富翁。”,那他不僅不會感到惱怒,相反的,大概還會覺得很輕鬆,太多的額外關注對威廉來說並不全是好事情,畢竟他底蘊不夠而秘密太多,蘭斯能多少幫他分走一些關注,這對威廉來說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