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天一早,諾大個電子廠的廠區空地堆滿了快遞。
齊年讓負責關山社區的12個快遞員抓緊時間去配送。其他區域的快遞員全部到電子廠和關山社區的四個快遞點幫助分揀。
在這樣的協同配合之下,關山社區的快遞點癱瘓問題終於得到了緩解。
負責其它區域的快遞員一上午為關山社區的快遞耗了將近三個小時左右,導致他們自己負責的區域快遞根本就送不完,也出現了積壓。
積壓就積壓吧。在目前的情況下,齊年也隻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現在他終於理解為什麼趙老板在電視台采訪那天特意叮囑他的話就算是人手不夠,管理人員也不能去送貨,而是要為隨時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好應急的準備。在戰場上,指揮官的任務是指揮而不是衝鋒陷陣。
這一次要不是因為高效的決斷和指揮,癱瘓的關山社區快遞點會把整個黃魚嘴網點拖垮。
原本齊年還想再租兩輛麵包車應急,現在發現根本就用不上。因為快遞分揀的速度完全跟不上麵包車運貨的速度。所以儘管快遞多,但麵包車經常處於閒置的狀態。
齊年充分地認識到了節奏的重要性。
場地、設備、車輛、人員這四個要素就像是木桶的四塊板,一塊板都不能短。在這種情況下,長板是沒有什麼實際用處的,而短板卻是致命的。
如何補齊短板,就是要依據快遞進場的節奏來靈活地配置資源。
忙了一上午,終於忙出一點兒頭緒。
齊年中午包了一個餐館,請所有的快遞員一起吃工作餐。
以前都是在網點做飯吃,現在快遞員實在是太多了,做不過來,平時就在網點附近包個餐館解決午飯問題。電子廠臨時分揀場地運營之後,又在電子廠邊上找了另一個餐館。
陶進進了餐館一麵說:“真是累死人了!”一麵一屁股坐下來。就聽到椅子“吱呀”一聲響。陶進趕緊跳起來俯下身一看,椅子的一條腿被壓斷了。
齊年把老板叫來指指椅子腿說:“老板,這個賠椅子的錢也算進飯錢裡一塊兒結算吧。”
老板笑笑:“算了算了。你這個兄弟下回坐的時候輕點兒就行。”
說著老板給陶進搬來一把金屬製的椅子:“以後坐這個吧。”
陶進坐上去輕輕扭扭腰肢:“這個椅子好。全真皮的桶型運動座椅,包裹性極佳。比較符合我高貴的身份。”
齊年說:“你彆扭了。連腰都沒有,哪有扭的資格?你說你成天累死了,怎麼體重就一點兒沒降下來呢?看你這個體型,人家還以為我們當快遞員的都是養尊處優的,活得可滋潤了。下回我們去關山社區哭累哭窮的時候,可千萬不能讓你去。簡直是反麵教材。”
“你以為我願意啊?我就不明白了。有一陣子我還計算每天攝入和消耗的卡路裡呢。怎麼算怎麼不科學,沒道理啊!難道我會光合作用?不吃不喝的每天曬會兒太陽也能長胖?”
齊年摸著陶進的頭說:“為了更好地發揮光合作用,下回給你買頂綠帽子。”
“起開!我不喜歡戴帽子。”
“這是一個每天都要騎助動車的快遞員應該說出來的話嗎?”
田雙雙笑道:“不愛戴帽子,可以染發。”
齊年指著田雙雙對陶進說:“你看你看。人民群眾對你期望很高。”
陶進也指著田雙雙說:“我覺得你自從來了黃魚嘴也變壞了。”
田雙雙嘴一撅:“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