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路演都取得了圓滿的結果。
齊年和田雙雙又依融資的情況,把建設培訓中心的方案又做了一定的優化。這樣優化的結果是整個項目被分成了兩期進行。
第一期還是參考之前定的總投資額為1000萬的這個方案來做。隻在原方案的基礎上作了一些細節上的修改。
第二期是在第一期的基礎上作的衍生,而這第二期基本上不再局限在快遞行業,而且在科技方麵有了更多的考慮。比第一期的方案具備更多的想象空間。
手裡有一個技術天才,得好好用才行啊。
之所以會有兩期方案,而且第二期比第一期更有野心,完全是受了這兩次融資取得成功的鼓舞。
儘管在寸島的融資額並沒有達到投資所需的要求,但是已經完完全全超出了齊年的預期。270萬哪,在這個島上!
而第二次的路演更是令人鼓舞。要不是齊年死活攔著,那些快遞公司的老板們哭著喊著也要砸錢進來。
不是說創業項目融資都很難嗎?
“融資難那是因為項目不夠好。”符佳這樣回答齊年的困惑,“優秀的項目其實是不乏投資人的。錢雖然都是一樣,但是錢後麵的預期不一樣、資源不一樣。所以項目方有時候也會挑投資人。同樣的投資,好的的投資人會將項目帶入一個更廣闊的天地,對接更有利的資源。”
齊年明白符佳說這話的含義,所以在他站到了一個可以抉擇的位置時,他懷著極為審慎的態度來對待每一位投資人。
每一個快遞老板可以投資100萬,1千萬的項目隻需要10個投資人就可以。因為投資人遠遠超過了10個人,所以符佳為這個不是產品的金融產品設定了一個封閉期,不再接受新的投資。而把那些潛在投資人放到第二期中。
齊年可不想像那基金公司一樣,即便是超募也要先把錢收攏來,再再去考慮把資金投到什麼樣的項目上去。對齊年而言,儘管他手裡並不止一個項目,但是他在這個培訓中心項目上,既是學生也是先生。即把它當作自己學習的機會,也希望帶著家鄉的人一起學習。
大家對於融到這麼多錢,都非常的高興。
陶進尤其興奮:“我去!阿年哥,你們也太牛了。十幾天的功夫就搞來1千多萬!那可以玩一個超級大的!”
“你要玩什麼超級大的?”齊年問。
“咱有這麼多錢,完完全全可以做一些彆的業務啊。比如開遊戲公司。招幾個程序員應該也花不了多少錢吧。”
“那怎麼行?這些錢是專款專用。人家投資就是來投資培訓中心的。你可不能把這個錢用到彆的地方去啊。”
陶進一吐舌頭。陶思婭和田雙雙在一旁笑。
齊年衝田雙雙打了個手勢,田雙雙點點頭。
陶進回頭看田雙雙:“你們倆在搞什麼?鬼鬼祟祟的。”
陶進又看陶思婭,陶思婭抿著嘴笑。一副很得意的樣子。就是那種欺負了人,而那人無可奈何的時候呈現出來的得意神情。
陶進一看這架式算是明白了。有什麼和自己相關的事情這三人人都明白,唯獨自己不明白了。
“什麼情況這是?”陶進問齊年。
齊年向田雙雙一努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