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運中心的這個臨時工隊伍罕見的由完全不同的職業、不同的文化層次、不同的類型的人群組成。不論是白領還是藍領都在流程的不同崗位上做著同樣的工作。
大家做的是那種一般人最不願意做的重複的體力勞動。許多人看過卓彆林演的電影《摩登時代》。日複一日的重複性簡單體力勞動會令人抓狂。
然後,在尺縣的轉運中心,所有的操作人員都飽含著熱情,積極投入創造與再創造之中,任勞任怨。而鼓舞著他們的士氣的,就是轉運中心高台上正在激情表演的樂隊。
這個樂隊的靈魂人物,不是彆人,正是這個轉運中心、這個快遞公司的老總——齊年。
“什麼,那個吉他手是這個快遞公司的老板?”
“樂隊歌手是做快遞的?”
儘管來的大多數是樂迷,可是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樂隊成員的身份,更多的人並不知道齊年的身分。而得知他其實主業是做快遞的,副業才彈吉他。確實是十分令人吃驚。
台上的齊年展現出了他完全不同的一麵。那些朝夕相處的快遞公司的員工也是頭一次見到他們的老板是這個樣子。“狂野的小豬佩奇”,這個樂隊的名字取得非常好。既“狂野”、又“小豬佩奇”。
氣氛渲染顯然是夏舞葉的長處。儘管快入冬了,但是南方的秋末冬初卻飽含著曖意。再加上轉運中心運轉著的設備、擁擠的人群,整個場地的氣溫還是挺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