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兒,我都等了你好幾年了。不在乎那一天兩天的。”
符佳的建議很好。不論齊年是不是真的想激流勇退,但是靜下心來做一份商業計劃書,也有助於自己理清思路。
說乾就乾,齊年又開始回寸島休假了。
齊年的小夥伴們已經習慣了齊年的這個狀態,隻要是他回島休假,就意味著一場變革會到來。
所以齊年回島之後,也沒有人來騷擾他。
他以前也在管理會議上說過:“公司如果一天離不開他,那說明這公司就隻是一個小作坊。等到什麼時候他離開一個月,公司還是照常運轉,就說明公司成為了現代化的企業。靠製度管理,而不是靠人治。”
公司也的確是按照齊年的這個管理思路在規範。幾個主要的管理人員也學習齊年的這種管理思路。齊年也十分樂意給他們放大假,讓他們在辛苦工作之後好好休養。
人是人,不是機器。
人也有各種需求,這種需求就包括以假期為休整和獎勵。
在經營快遞公司的這幾年中,齊年在不停地在學習。尤其是學習東西方經營管理大師的管理理念。
有效的管理方式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把人當人,一種是把人不當人。
把人當人的管理,是以人性為前提,把人性的本能激發出來,讓人自律。比較有效地將公司打造成一個創業平台,管理手段就是自我激勵,讓員工自己當自己的老板。
把人不當人的管理,就是將人當成流水線上的機器,用標準、製度、流程來規範人的行為。比較有效的就是類似麥當勞這樣標準化做到極致的公司。職位經過科學而細致的分工,其目的是讓員工在專注於自己的崗位的同時不必有過多思維,排除人性的乾擾,各人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行。
齊年認為很多經營管理者都是兩種方式結合起來使用的。然而,恰恰是這種博采眾家之長的管理很容易遭致失敗。齊年總結其中的失敗教訓就是:沒有界限。
該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崗位,需要按第一種方式管理。比如:主要的管理職位、營銷職位等。
該默守陳規的崗位,需要按第二種方式管理。比如:主要的流水線操作職位、會計、研發、人力資源等。
對於轉運中心的管理,就是標準、製度、流程,沒有任何個人可操作的空間;而對於陶思婭帶的市場部,則是在遵守國家法律、公司製度的前提下可以任由發揮。有激勵計劃在,不必擔心員工磨洋工、屍位素餐的問題。
這是齊年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不斷學習的成果。齊年也經常將他學習到的know-how傳授給他的同事們。希望大家共同成長。
fp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