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招聘管理人員的問題,暫時先交給五六人力資源公司和陶思婭去解決。接下來齊年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就是需要他和田雙雙兩個人一同去解決的。這個重要任務就是扶貧。
扶貧也是齊年之所以會做快遞的初衷之一。當然,那個時候他還沒有把做快遞上升到扶貧這個高度。隻是看到陶進這樣的年輕人在寸島上無所事事地耗費青春,看到寸島在失去了捕魚業的競爭力之後日漸蕭條,因而動了要改造家鄉的念頭而已。
這個念頭隨著自己的快遞事業越做越大,隨著自己在事業中日漸成熟,而使之變成了扶貧。並且還把田雙雙也拉到這項事業中來。
不得不說,齊年和田雙雙做的扶貧,確實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寸島作為扶貧的首選之地自不必說。齊年和田雙雙為寸島培訓了一大批做快遞、電商的人,使得他們從等待政策的救助到可以自食其力。而那些以前認為除了領扶貧資金外沒有任何創造價值能力的鰥寡孤獨以及傷殘者,也在電商營銷、快遞後台中得到了物質與精神的獎勵。
這令整個寸島和尺縣的扶貧工作形成了示範效應。以縣長在扶貧報告中的用詞來形容,齊年與田雙雙功不可沒。
當然,齊年並不是想止步於目前的成績。他還想更進一步,也就是以前設計培訓中心的初衷。先給人們一個保證溫飽的工作,然而再讓他們尋找適合自己或者自己感興趣的事業。
現在,齊年認為這家新的快遞公司不僅是自己的機會,也是他的扶貧對象的機會。
扶貧的方式齊年認為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繼續在與五六人力資源公司合作的基礎上,提供快遞員與操作工或者管理人員的工作機會。另外一類是鼓勵創業。尤其是對於新的快遞公司而言,創業的機會是非常多的。大家可以依據自己的能力去開疆拓土。
這種創業方式和大多數快遞公司在最初的創業階段的情況是一樣的。許多快遞公司最開始就是從十幾個人七八條槍開始的。要麼是老鄉,要麼是同學,大家一拍大腿放下酒杯就開乾。先是開快遞網點,然後在網點的業務跑通了之後,開始將一個網點複製為兩個,兩個複製為四個……如此循環。
指數增長之強,是線性增長無可仰望的。一個小小的快遞網點,用一兩年時間就可以變成遍布全國的快遞公司。
一個業務要快速複製的話,需要許多的資源。包括人員、資金、場地、設備等等。如果這些完全靠總部一個網點一個網點地去布,一個城市一個城市地去攻的話,等到初具規模的時候,也許是十年八年之後了。
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快遞公司會采用加盟製的原因。跑馬圈地,是粗放的、是野蠻的,但卻是最有效的、最經濟的。加盟製是真正地將成本控製得最低,將人的潛能激發得最高的一種形式。現在我們常常說的共享經濟、眾籌、大眾創業、平台創業,其實早在過去的加盟製中已經完美詮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