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專案組的人個個靠譜(1 / 2)

於大章在知道對方穿著警服後,一直在用排除法推測他的身份。

既然支隊和派出所都沒有派人去張妍家,那就可以排除掉他是在職警察的可能。

接下來他的身份就不難猜了。

兩種可能性:

1,他在冒充警察。

2,警校學員。

要確定最後是哪一種也很簡單,看肩章和警號就行了。

肩章上沒有四角警花……光是這一點就可以確定對方沒有冒充警察。

既然要冒充,假警服肯定會配上以假亂真的肩章。

最後再看警號,直接就能確定對方的真實身份。

於大章就是警校畢業的,他太知道警服之間的區彆了。

在職警察的警服,胸前的警號是純數字。

而警校學員的,在數字前會加上漢字或者字母。

比如,S代表的是司法。

而X就是刑偵。

當於大章猜到對方身份的那一刻真的是又驚又喜。

驚的是,他居然和自己一樣都是讀警校的。

之前他曾猜測對方是學醫或者學法律的。

還真就沒往同行這方麵想過。

不是他想象力不夠豐富。

試想一下,你正在追查殺人犯,而在你身邊和你一起工作的都是警察同事。

這時候你潛意識裡就會認為穿警服的都是夥伴,所以你不可能將殺人犯往同伴身上想。

這就是環境對人的影響,於大章也沒有例外。

而喜的是,警校學員的身份也正好符合凶手的特征。

懂法,而且對法醫學有研究。

具有一定的反偵察能力和極強的心理素質。

再加上和張妍年齡相仿。

當這些條件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的時候,於大章毫不猶豫地下達了收網的命令。

.

兩邊的抓捕都很順利,沒有出現反抗和試圖逃跑的情況。

接下來就是審訊環節,依然由呂忠鑫負責。

此時的於大章正站在支隊大院門口,看著馬路上來往的車輛,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他的臉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但又似乎藏了很多心思……

五分鐘後,一輛越野停在大院門口。

車門打開,下來兩名風塵仆仆、穿著警服的男人。

他們正是前幾天被於大章派去查孔令傑前妻的專案組成員。

“你怎麼在這?”其中一名組員問道。

“等你們。”於大章笑著說道,臉上掛著輕鬆愉悅的神色。

“太客氣了。”另一名組員趕緊招呼於大章上車:

“進去說,進去說。”

來到車裡,於大章拍了一下坐在駕駛位那名組員的肩膀,示意他先彆開車:

“等一下,我先看看你們帶回來的資料。”

這將決定他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是不是以為嫌疑人落網就算完活了?

早著呢~

要不然為什麼不叫罪犯,卻叫嫌疑人呢。

在法院沒判決之前,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

進入審判階段改叫被告,判決之後才是罪犯。

現在於大章要做的是,儘可能地收集證據,完成閉環。

“給。”坐在副駕駛的組員扭身遞過來一個文件袋:

“裡麵還有一張光盤,用車後座上的筆記本電腦就能讀取。”

於大章接過後,先是拿出紙質資料翻看起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