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2章 祖孫夜話(2 / 2)

北頌 聖誕稻草人 9565 字 7個月前

寇季哈哈大笑道:“現在想換,已經來不及了……”

寇準一愣,失聲笑了,指了指寇季,卻沒有言語。

笑了一會兒後,寇準收起了笑意,對寇季道:“你倒是輕鬆了,不過官家就沒那麼輕鬆了。”

寇季淡然笑道:“官家是交子鋪的大東家,交子鋪若是獲利,他是最大的受益者。他占據了最大的利益,自然就要忍受最大的麻煩。”

寇準白了寇季一眼,沒有繼續再跟寇季討論這個問題。

雖說寇季的說法有些無賴,但確實在理。

而且此次滿朝文武彈劾趙禎,對趙禎而言,也是一個磨練。

若趙禎頂住了滿朝文武的彈劾,以後在朝堂上,就是他壓著滿朝文武。

若是趙禎頂不住滿朝文武的彈劾,以後在朝堂上,就是滿朝文武壓著他。

君臣博弈,就從這一刻開始。

在這場博弈中,隻要滿朝文武不欺壓趙禎太甚,寇準不打算出手。

他有心考校一下,在言傳身教之下,趙禎到底學到了他幾分本事。

揭過了趙禎和交子鋪牽連的話頭。

寇準又問道:“據老夫所知,交子鋪中尚有蜀中的三個商人的份子。以後交子鋪若是做大,這三個商人,你打算如何處置?”

寇季淡然笑道:“豬養肥了,殺了就是。”

寇準一愣,咧嘴笑了,滿意的點點頭。

他之所以問出這個問題,就是害怕寇季到了關鍵的時候,生出婦人之仁,以至於陷入到了泥潭裡,拔不出來。

如今聽到了寇季的回答,他也就放心了不少。

至於慕崇三人的性命,寇準完全沒有在意。

在沒有足夠身份的情況下,掌控了自己不該掌控的錢財、權力,就是在找死。

既然是找死,殺了就殺了,沒什麼好猶豫的。

祖孫二人又在正堂裡聊了一些家常。

直到深夜的時候,寇季才離開了正堂。

寇準卻沒有回到臥房睡下,而是坐著轎子入宮了。

他之所以從宮裡回到寇府,一是為了找寇季給他解惑,借此化解自己心中的鬱悶之氣;二是為了跟寇季團聚一番,在寇季身上找一點兒家的溫暖。

此後幾日。

在寇準的叮囑下,寇季並沒有去上朝。

繼續往返於城外的流民安置之所和城裡的交子鋪。

城外的流民安置之所,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建設。

城裡的交子鋪,在一千萬貫錢財造勢下,成功的吸引了一大波的人,到交子鋪裡了解情況。

其中商人居多。

當商人們了解到了交子鋪在江寧府、川府兩地,皆設有交子鋪以後,興奮不已。

當商人們了解到,在汴京城存儲的錢財,可以拿著交子鋪的交子,去江寧府、川府兩地的交子鋪取出的時候,商人們更加興奮。

對於那微乎其微的保管費,商人們根本不在乎。

他們第一時間存儲了一筆錢,進入到交子鋪內,然後派人拿著交子,快馬加鞭的趕往江寧府、川府兩地核實交子的用途。

一旦他們核實了存進汴京城內交子鋪的錢財,可以在江寧府、川府兩地,如數取出的時候,一定會毫不猶豫的把手裡流動的錢財,存進交子鋪。

因為有了交子鋪的便利,他們在往返江寧府、川府、汴京城三地做生意的時候,就會省去很多麻煩。

單單是一路上運送錢財所需要花費的開支,就能節省一大筆。

更彆提防盜、防搶一類的麻煩。

除了商人們以外,汴京城裡的豪門大戶、百姓們,相繼也出現在交子鋪裡存錢。

豪門大戶、百姓們,存錢,不是真的存錢。

而是選擇先把錢存進去,再取出來,如此往複,借此來測試交子鋪的信譽。

又或者是貪戀交子鋪裡發行的宋錢的精美,借此把手裡那些臟乎乎的錢換成新錢。

交子鋪在順利的發展著。

交子鋪的大東家趙禎,卻顯得有些頭疼。

誠如寇準所料。

滿朝文武在交子鋪開張的第一日,見識到了交子鋪海量的存錢以後,就惦記上了交子鋪。

當他們得知了交子鋪的大東家是趙禎以後,就知道自己沒辦法貪圖交子鋪的錢財。

於是他們決定,合起夥噴趙禎。

逼迫趙禎撤出交子鋪裡的份子,然後等交子鋪沒了趙禎護佑以後,在一擁而上,把交子鋪吞個一乾二淨。

於是乎。

在交子鋪開張的第二日。

一封封奏疏遞進了宮裡,汴京城但凡有資格給內庭遞上奏疏的,幾乎都選擇了彈劾趙禎。

直言,趙禎身為官家,不該與民爭利。

直言,封樁庫乃是國器,不該借給商人們使用。

等等等等。

凡是能跟趙禎、交子鋪扯上關係的,都在滿朝文武彈劾之列。

滿朝文武不僅給宮裡遞奏疏,還當庭質問趙禎,一個接著一個,大有一副,趙禎不服軟,他們不罷休的架勢。

僅僅兩日,趙禎就有些扛不住了,背地裡召見了寇季。

皇宮裡。

距離資事堂不遠處的偏殿。

趙禎踱著步子,在偏殿裡煩躁的來回走動。

陳琳弓著腰,站在殿內的柱子旁。

寇季躬身站在趙禎麵前。

趙禎踱步了許久,看向寇季問道:“寇季,你說說,朕該怎麼辦?朕若順著滿朝文武的意思,朕心裡不痛快。朕要是不順著他們的心思,他們沒完沒了的在朝堂上說,朕的腦袋都快被他們吵炸了。”

寇季沉吟道:“官家可以讓他們閉嘴啊。”

趙禎聽到這話,腳下一頓,臉色一苦,道:“太師有這個威嚴,可朕沒有啊。朕要是能鎮得住滿朝文武,還能任由他們在朕耳邊叨嘮兩日。”

趙禎也算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在滿朝文武心中的分量。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