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雨昭:“……”
姚汐掩唇笑,“子推燕做好後,要用柳條串起來,插於門楣處的。”
哦,是一種習俗,陸雨昭終於懂了自己鬨了什麼笑話。
她訕訕一笑,“子推來子推去的,是有什麼典故嗎?”
姚汐就和她說起子推的典故,寒食節的起源。
“這要追溯到春秋時期,是晉國公子重耳和介子推的故事。”
“公子重耳為躲避禍亂四處流亡,輾轉於各國之間十九年。這十九年間,介子推始終追隨左右,甚至在重耳饑寒交迫時‘割股啖君’。後來,公子重耳歸國成為晉文公,然介子推不求功名利祿,與母親歸隱山林。晉文公幾次派人請他出山,子推都不肯出來。晉文公便想出了放火燒山的法子,欲迫其出山……”
陸雨昭:“然後呢?”
姚汐:“但因子推意誌堅決,拒不出山,最終被燒死在柳樹下。”
陸雨昭默了默:“……”
她沒想到是這種讓人摸不著頭腦的結局,她隻想說一句,這……大可不必,古人這麼喜歡以死明誌嘛。
可真是個槽點太多以至於她不知道從哪裡吐槽起的典故。
姚汐有些好奇,“雨昭從未給聽過?怎地連這些也不知曉?”
陸雨昭心裡咯噔一聲,節日習俗都不知道了,露餡了?
還好歲微好不委屈道:“娘子出嫁前,家裡姐姐妹妹做子推燕,娘子從來隻有一個人悶在房裡的份兒,沒人邀請娘子……”
姚汐摸了摸陸雨昭的頭。
四人一同做了好些子推燕,用柳條綁了,插在了門楣處。
適時麥糕、棗糕、炊餅蒸好了,取出來裝進食盒裡,姚汐這才開始帶著大家做洞庭饐。
姚汐不久前搗的柑橘葉汁便是在這會子用的。
陸雨昭揉好了糯米麵,葉汁和入麵團,加入適量蜂蜜,麵團漸漸染綠,直到表麵光滑不沾手,姚汐才示意麵團揉好了。
然後便分成若乾團劑子,搓圓,姚汐還留了一部分柑橘葉,裹住團劑子,便一片翠意地上了蒸籠。
“夏天做這個,我們可以采蓮和柑橘葉同搗,會多了分蓮的清香。”等待的間隙,姚汐說。
陸雨昭望著蒸籠,慢慢反應過來,這和青團的做法差不多呀!
不過是沒有餡兒,青團用艾葉染的。
陸雨昭便問大家可知青團,大家一同搖頭,陸雨昭不由暗忖,這洞庭饐不會是青團的前身吧!
她跳起來,對姚汐說:“嫂嫂,我能否能在洞庭饐做些改編?我們不若試試加點餡料?”
姚汐怔然,須臾點頭。
因為事出臨時,在陸雨昭的說明下,隻在大廚房找到豆沙和芝麻。
陸雨昭點點頭,“這些便也夠了。”
最傳統最經典的青團也是豆沙餡兒和芝麻這些甜口的了,等以後閒了,她再琢磨做鹹口餡兒的!
再重複一遍洞庭饐的步驟,揉麵,搗汁,分麵劑子——
在這一步塞入綿軟沙滑的豆沙和芝麻,繼續點綴以柑橘葉,最後上蒸籠蒸。
歲微:“嗚嗚,我好想嘗嘗裹了豆沙的呀。”
嶼月:“無餡兒才是正道!”
兩個人瞪對方一眼,一邊兒巴巴盯著蒸籠,一邊兒各自據理力爭起來。有餡兒黨和無餡兒黨爭得臉紅脖子粗,隻差撩起袖子打一架了。
陸雨昭樂了,沒想到在後世的甜鹹之爭之前,會在這裡見到餡兒的有無之爭呢?
作者有話要說:洞庭饐(yi,四聲):做法有參考《山家清供》。
棗糕又名“子推餅”
介子推也是寒食節的起源:子推死後,晉文公感念忠臣之誌,將其葬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