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賣賣賣(2 / 2)

曰本茶道第一名器“九十九發茄子”第一次出售也隻賣了九十九貫,那還是傳承有序的古物,是足利家幾代將軍的心頭好,名氣極大,茶道地位極高,兩個破塑料瓶就算新奇也該值不上一半,但這好歹是四五百年後的工業製品,還是耐高溫的食品級塑料,怎麼也能賣出五六匹馱馬的價格吧?

番頭表情似笑非笑,沒對他的還價多說什麼,隻是放下瓶子,起身從側門去了後院,轉眼間抱回來一個錦盒,小心地打開,又掀起裡麵的明國織錦,露出一個淡綠色半透明的長頸玻璃水壺和三個同色玻璃水杯,臉上依舊一派熱情,笑吟吟道:“野原大人要是喜歡類似茶器,這套南蠻物‘鵝頸飲’作價5貫文,小人可以做主幫您留著,等您周轉過來就來取,您看如何?”

生意人口不出惡語,但他的意思很明白了,他們可不是鄉巴佬,透明的瓶子見多了,漫天要價也沒你這麼要價的——你當我們是智障嗎?為點沒見過的東西就大把撒錢?

這年頭,南蠻物瘋狂湧入,像界町之類地方,隔幾個月就有沒見過的新產品出現,隻要是沒見過的就要當成珍寶,他們就要像傻子一樣收,他們早破產了。

所以,五十貫絕不可能!

原野早有預料,並未羞惱成怒。

彩色玻璃窗在公元1330年就開始在歐洲開始普及,十六世紀透明玻璃更是遍地都是,連明朝都進口過不少,這點曆史知識他還是有的。

所以,要是穿到公元1300年以前,這兩個破瓶子他敢賣黃金千兩,但現在都1550年左右了,麥哲輪幾十年前就在菲律賓被人砍死,已經是大航海時代,有玻璃製品競爭,他的底價是十五貫,反正隻要能讓他帶著傻兒子,平穩度過最初這段兩手空空、衣食無著的時間就好。

他拿起“鵝頸飲”瞧了瞧,衝番頭笑道:“做工很精致啊,確實不錯,但玻璃製品不難找,這麼輕便這麼透亮的南蠻瓶可不多見。”

說罷他收起塑料瓶就準備走人,一派對方沒見識的樣兒,搖頭道:“談不攏就算了,這位番頭,下次再會。”

“野原大人您急什麼,請先喝杯茶。”

番頭不淡定了,這兩個瓶子造型雖然不好——現在曰本流行的是“輕剽傾奇”風格,包括茶器在內,風格越扭曲越古怪越好,反正要和傳統儒教禮器風格擰巴著來,要不一樣,要有特色,要怪裡怪氣,要有看不懂的花紋,要透著神秘瘋狂,要克蘇魯一點,所以南蠻物在這時代的曰本很受歡迎。

那這兩個瓶子雖然造型太板正了,不

符合當下時尚潮流,難以入眼,但材質卻是極佳,如玻璃般透明卻拿在手裡幾乎感覺不到重量,捏起來還微微發軟,也算是相當罕見的物件,至少他在界町之類南蠻物彙集中轉之地,從未見過也從未聽過。

原本他是想拿出“鵝頸飲”刺激一下對方,對方要是臉皮薄一點,性情幼稚一點,羞愧之下說不定定價權就交到他手裡,他能占到大便宜,三五貫拿下,回頭送去界町或京都,請個名人在某個茶會上顯擺顯擺,炒作一下,輕輕鬆鬆就能賣出幾十貫的價格,大賺特賺。

但對方明顯久經世事,臉皮很厚,意誌很堅,並不是個不知世道艱辛的敗家子,不好左右,那就要慢慢再議價了。

爭取十五貫以內拿下,應該能賺不少,反正不能讓這錢被同行賺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