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三月不到的時間,日軍便如同犁庭掃穴一般,徹底剿滅朝鮮幾乎所有的抵抗力量。
而此時的大明朝,甚至壓根就不相信有這回事!
狼狽的李昖在逃亡的路途中,便派遣親信鄭昆火速趕往北京,向明朝求援。
為促成明朝出兵援朝,這個窩囊廢不僅遣使向萬曆皇帝遞交了國書。
還積極遊說明朝的內閣大臣,尚書、侍郎、禦史。
甚至就連萬曆皇帝身邊的宦官都不放過,國書上還說什麼願意內附明朝,以彰顯誠意之類的狗屁話。
搞得他好像一直是獨立自主的一般,讓明朝上下都有些哭笑不得。
六月的北京城。
太和殿。
五脊四坡大殿,從東到西有一條長脊,前後各有斜行垂脊兩條。
簷下施以密集的鬥栱,室內外梁枋飾和璽彩畫,門窗上部嵌有菱花格紋,下部浮雕雲龍圖案,接榫處有鐫刻著龍紋的鍍金銅葉。
光是用來承受重量的立柱就有整整七十二根,都是金絲楠木製成。
而如今在太和殿外,百官都難得的圍聚在一起,原因十分簡單,許久不上朝的皇帝,今日居然難得的宣布上朝了。
首輔王家屏的周邊圍著十幾名老臣,細看便能發現這些人多是張居正時期的老臣。
“首相大人,陛下這次為何如此著急?莫非是朝鮮國書上麵說的事是真的。”
一名麵容頗為威武的男人慢騰騰的問了一句,此人乃是兵部尚書石星。
“我也不知啊,不過前些日子,的確接到了朝鮮王求救的國書,隻是國書所說太過玄幻,讓我有些摸不清真假。”
實際上朝鮮方的國書幾乎有些滿朝文武都看到了,隻是此時不光是他石星。
就連萬曆皇帝和明廷的大臣的心中都始終有一個疑惑,那便是日軍真的僅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就由對馬海峽推進至平壤麼?
即便是趕豬,也不見得有這麼快的速度,朝鮮人竟然這般聽話?
朝鮮雖不是大國,立國已有200餘年,如此慘敗,著實令人不可思議。
甚至萬曆皇帝心中十分不確定,究竟是日本侵略朝鮮是否為真,還是朝日同謀,合夥欺騙明朝!
這種猜疑當然不是沒有根據的,因為先前遼東地區民間就已經盛傳朝鮮與日本暗中勾結。
表麵上說是日本入寇朝鮮,實際上是由朝鮮國王為向導,引誘日軍侵略明朝疆土。
而且戰爭爆發以前,就有不少福建海商在傳遞給明廷的密報中提到,日本要借道朝鮮,朝日合謀入寇大明。
就在眾大臣議論紛紛之際,久沒有在群臣麵前露麵的萬曆皇帝來了!
今日朝會是晚朝,待群臣全部進入太和殿以後。
許久未露麵的萬曆皇帝朱翊鈞已然坐在了龍椅上,目光灼灼的看著台階下的百官。
“前些日子朝鮮國書諸公都看到了吧,王大人,你對此事有何看法。”…。。
朝會剛開始,萬曆皇帝便將問題甩給了王家屏,而後者則是一臉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