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舒爾哈齊(1 / 2)

“既然是李總兵的先鋒,那麼就請大人隨我等一起進城吧。”

那韃子斥候滿臉恭敬,特彆是在看到楊可棟身後大軍裝備之後。

臉上的諂媚之色愈盛,這番姿態倒是讓初到此地的楊可棟有些意外。

在他的記憶裡,萬曆皇帝親政的第一年,也就是萬曆十一年。

努爾哈赤已經開始統一的步伐,得到李成梁支持的努爾哈赤相繼攻克了圖倫城、甲板城、兆佳城、鵝爾渾城。

當時李成梁眼看努爾哈赤做大,而尼堪外蘭已經沒價值,索性便把尼堪外蘭送給了努爾哈赤。

萬曆十六年,努爾哈赤終於做大做強,完成了建州女真的統一。

而此時他的已經官至大明建州左衛指揮使,都督僉事,加封龍虎將軍!

沒想到實力已經如此強大的建州女真居然如此韜光養晦,就連小小的斥候也絲毫沒有明軍那副跋扈的樣子。

楊可棟沒有多說什麼,此刻他的大軍的確需要補給,於是上萬人便浩浩蕩蕩的進了費阿拉城。

費阿拉城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的根據地,也是建州女真的政治、軍事中心。

費阿拉在女真語中意為“舊城”,遠看是一座具有內外兩重城牆的大城寨。

城寨分為內城和外城。

外城的周長約有10裡,內城則更小,僅有兩個馬場那麼大。

外城的城牆主要是用的木頭和石頭,先用石築,約有三尺高。

然後用椽木繼續搭建,接著又是一層石頭和一層椽木,合計高達十餘尺。

然後牆麵內外又用泥土塗滿,城牆之上並無雉堞、射台、隔台等。

外城的城門以木板製成,無鎖和鑰匙,門關閉後,以大木橫著鎖住城門。

城門上設有敵樓,敵樓的頂部蓋著有草。內城門與外城一樣,但沒有無門樓。

外城城牆底部寬約五尺,上部寬約二尺,內城城牆底部寬約八尺,上部寬約為二尺。

內城的建造與外城基本一致,但多了些雉堞、隔台。

自東門過南門至西門,城上設瞭望用的板屋,上麵沒有蓋子,用木梯上下。

內城之中,又設木柵,柵內是努爾哈赤的居所。

內城中,有百餘戶,這些都是努爾哈赤的親近族類。

據帶路的斥候所說,努爾哈赤的家在其弟弟舒爾哈齊的北麵,麵向南,舒爾哈齊的家則麵朝北。

不過目前看起來,這座費阿拉城與遼陽城比起來猶如雲泥之彆,這並不奇怪。

在這個時代,苦寒之地就是如此,要不然滿清用來流放犯人的地方就不會是寧古塔了。

大約半個時辰以後。

四大營的大軍陸續入了費阿拉城的外城,沿途不斷有頭頂著豬尾巴辮的韃子伸出頭來好奇的張望。

楊可棟並沒有隱藏軍容裝備,蠻夷畏威而不懷德,必須要使用武力震懾。

要不然誰知道他們會生出怎樣的心思,就在大軍補給之時,被請入官邸的楊可棟等人終於見到了正主。…。。

按照那些韃子所說,接待他們的是努爾哈赤一母同胞的弟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