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日寇的首級可都是賞錢,播州軍打仗純粹是自費。
能用戰功撈些銀子也不錯,況且在楊可棟的印象裡,整個第一次朝鮮戰爭期間。
明軍也沒有哪路人馬能有這般大的斬獲,即便是主帥李如鬆也一樣。
如今天羅地網已經布下,正所謂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就等著黑田長政或者島津義弘自己往裡麵撞了。
就在楊可棟麾下播州軍積極備戰之時,平安道內長途跋涉進入朝鮮的李如鬆征朝主力終於抵達安州。
大軍連日來舟車勞累,李如鬆下令在安州城南處安營紮寨。
黃昏將近。
帥帳中的李如鬆正在休息,不料門口的守衛忽然走進去稟告道:
“大人,朝鮮國平安道體察使柳成龍求見,如今正在大帳外等候。”
李如鬆剛剛準備小憩片刻,聽到來人的彙報後立刻坐了起來。
“讓他進來吧。”
很快在侍衛的帶領下,負責接待明軍的平安道體察使柳成龍走了進來。
見到李如鬆後他躬身作揖道:
“卑職平安道體察使柳成龍,見過都督大人。”
出乎意料的是柳成龍的漢語很不錯,不過這也正常,朝鮮國作為大明的藩屬國,漢語本就是通用的官方語言。
而這柳成龍官居朝鮮八道的體察使,要是不會說漢語才是蹊蹺之事。
李如鬆是務實之人,先前朝鮮君臣給他的印象已經極為不佳,所以此番見柳成龍,他的態度談不上多好。
“柳大人,此地距離平壤城不過三日的路程,眼看戰事將近,你家國王許諾的糧草為何遲遲不到。”
聽到李如鬆張口就是要糧,柳成龍麵露難色,朝鮮八道如今儘已淪喪。
彆說是明軍了,就是國內的百姓家中餘糧基本也被日軍征繳了。
短時間內哪裡能變出糧草來,李昖隻會用嘴放空炮,他自己龜縮在鴨綠江邊過著安生日子。
因此麵對李如鬆的責問,柳成龍隻能縮著頭當鵪鶉。
“回都督的話,糧草卑職還在籌集,相信再有幾日便可籌備完畢……”
對於這種搪塞之言,李如鬆很生氣,他心中也憋屈,大軍勞師遠征出錢出銀。
幫的是朝鮮的人,結果不出人也就算了,糧食也不出,明軍深入腹地補給線太長,士卒們天天餓著肚子。
想到此處李如鬆氣不打一處來,說話的語氣也變得逐漸暴躁了起來。
“今日拖明日,明日拖後日,柳體察使,我大軍自打入了貴國疆土,幾乎是日日挨餓,照此下去,本督看這仗也不必打了。”
“都督……是卑職失職了。”
柳成龍滿臉愧疚神色,而李如鬆見他這般神情也不好太過苛責。
畢竟人家是朝鮮的大臣,又不是他的直接下屬,日後在朝鮮還得打交道。
麵子上弄得太過不去也不好,於是李如鬆便放緩語氣說道:…。。
“柳大人,此事也不能怪你,無需如此自責,對了,今日你這麼晚來找本督,是否有什麼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