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方時春態度明顯緩和的多,話中語氣也多有懇求之感。
羅耀也不敢太過為難於他,畢竟此人乃是李如鬆派來的使者。
俗話說不看僧麵看佛麵,打狗還需看主人,真得罪了李如鬆,恐怕楊可棟的日子都不好過。
念及此處羅耀也裝模作樣的起身為方時春解開了捆在身體上的繩子。
隨後用有些寬慰的語氣安撫道:
“方大人無需著急,今日權當在我營中歇息一日,明日我便遣人將你送到副宣慰使大人的大營。”
得到承諾以後,方時春心中懸著的石頭終於放了下來,不過此時他已經狠狠記了一波播州軍的仇。
不過表麵功夫還是要做的,方時春故作大方的擺了擺手道:
“無妨,無妨,將軍也是奉命行事。”
氣氛此時終於緩和了下來,羅耀實在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個人,隻能星夜派人去稟告楊可棟了。
翌日清晨。
剛剛睡醒的楊可棟便得知了羅耀已經方時春送了過來。
這老小子是一刻都不想等,眼看著辰時還未過,大隊人馬便押著方時春來到了楊可棟駐紮的營地。
今日的太陽出奇的好,甚至曬在人身上有些許淡淡的暖意。
自從昨夜得到羅耀的急報以後,楊可棟便已經想好了應對方時春的說辭。
不過他不知道的是,此時站在大營前的方時春已經被眼前的一幕徹底震撼了。
原來楊可棟將帥營紮在了陸光廷騎兵營的位置,此處往前是一處隘口。
前方便是層巒疊嶂的欒山,而隘口後麵即是一大片平原。
而這時候正是早操的時候,2000多騎兵正在操場上捉對廝殺。
偌大的平原上,馬蹄聲如同雷鳴一般,士卒的喊殺聲更是此起彼伏,氣勢非凡。
方時春從未見過除了薊遼騎兵外,明軍中還有如此雄壯的騎兵陣容,原本波瀾不驚的臉上不禁露出動容之色。
甚至都愣在了營帳口,可想而知如今方時春心中究竟有多震驚。
而此時楊可棟早就身著戰甲,威風凜凜地站在營地門前,等待著方時春的到來。
當他看到方時春被押解而來時,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意味不明的笑容。
“方將軍,彆來無恙啊,自打遼陽城一彆後,彈指間便過去了這麼久,當真是時光如梭。”
楊可棟昂首走上前來,臉上掛著微笑寒暄了一句。
方時春雖然心中不快,但表麵上卻不敢有任何得罪之舉。
而對於楊可棟爛俗的客套話,方時春不敢怠慢,先是恭敬地行了一禮,隨後用誠懇的語氣的說道:
“方某此來欒山與楊將軍部多有摩擦,還望楊將軍不要見怪。”
其實作為中軍參將的方時春,今日的姿態已經放的極低,中軍參將是軍中官職,品級正三品。
在明朝中後期屬於戰兵的領兵官,位於總兵、副將之下,分守各區,可以看作軍分區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