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就有不少儒生,是李思凝的愛慕者。
曾經有幾位書生和李思凝表白過,奈何被禦夫子發現,直接給他們掄出書院。
此後就再也沒有類似的事情發生。
禦夫子其實也隻是想讓李思凝有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不想讓複雜的情緒乾擾李思凝這個愛學習的公主。
“夫子,思凝今天是來向您道彆的。”
李思凝言語中的淒楚,確實讓聽到的所有人都心疼。
作為雲麓書院的弟子,朝中還有不少同門,書院的消息自然很靈通。
王庭使臣來和親這件事情,他們自然也是知曉一二。
所以在李思凝來的時候,不少書生才露出惋惜的神色。
聽到李思凝來道彆,周圍的儒士的臉上瞬間布滿了憤慨。
“哼,皇上怎可如此軟弱無能?竟要以和親來換取一時的安寧!”一位身著青衫的書生拍案而起,眼中滿是怒火。
“是啊,我朝泱泱大國,怎能讓那蠻夷之地的王庭如此欺淩?若真將九公主嫁去,豈不是讓天下人恥笑?”另一位書生搖頭歎息,語氣中充滿了無奈與憤慨。
“皇上此舉,實乃親者痛仇者快!我朝威嚴何在?百姓顏麵何存?”一個麵容清臒的書生緊握雙拳,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
“若真如此,我等讀書人,又怎能坐視不理?定要上書直諫,以正朝綱!”一位年長的書生站起身來,目光堅定,言辭鏗鏘。
儒士們居然敢直接這麼說皇上,這種言論要是傳出去,多半是要殺頭的。
可這裡是書院,有禦夫子坐鎮,禦夫子並沒有製止,再加上他們對李思凝的愛慕,那也是上了頭。
禦夫子也是放下書本,輕撫胡須,一臉慈祥的看著李思凝。
“思凝,你若不想去,書院便是你的家。”
這句話一出,滿座的儒士都非常激動。
禦夫子可是聖者境,他這麼說就是要保李思凝。
彆說這個新皇,哪怕是先皇來了,也要給禦夫子麵子。
“謝謝夫子好意,思凝是皇室子弟,應當為天策王朝的穩定儘一份力,感謝夫子和各位師兄們的教誨。”
李思凝越是這麼懂事,就越讓人不舍。
禦夫子其實也不想看見李思凝如此,但他尊重李思凝的選擇。
可是在場儒士們炸開了鍋,正義憤填膺的想著聯名上奏時,李思凝的侍女跑了進來。
“這麼快就要回去了嗎?”
李思凝還以為侍女讓她回宮等嫁。
因為隻要有婚約之後,她就不能出現在皇宮外麵,這樣會影響皇族的聲譽。
當侍女說陛下答應和親時,李思凝沒有任何波瀾,她早就已經想到。
可是侍女喘了口氣,這才把後續李塵說的話轉述了一遍。
陛下答應和親,並非要將九公主嫁去北方,而是要北方王庭的皇族嫁入天策王朝!
在聽到李塵獅子大開口之後,彆說李思凝瞪大了雙眸,就連禦夫子都有些許驚訝的神色。
這一消息如同春風拂麵,瞬間吹散了在場儒士們心頭的陰霾。
他們的嘴臉瞬間變得恭敬而虔誠,開始大讚皇帝的英明神武。
“哎呀,原來如此!皇上真是深謀遠慮,此舉既能彰顯我朝威嚴,又能避免公主遠嫁之苦,實乃一舉兩得!”青衫書生率先改口,語氣中充滿了敬佩。
“對對對,皇上英武蓋世,此等妙計,非一般人所能及!我等真是枉做小人了,險些誤會了皇上的一片苦心!”另一位書生也連忙附和,臉上露出了羞愧之色。
“皇上此舉,不僅彰顯了我朝的寬容與大度,更讓那北方王庭知道我們天策王朝的厲害!真乃一代明君也!”麵容清臒的書生眼中閃爍著敬仰的光芒,言辭間充滿了對皇帝的讚美。
“是啊,皇上如此英明,我等作為讀書人,更應忠心報國,為朝廷效力!待那北方皇族嫁入,我朝必將更加繁榮昌盛!”年長的書生也激動地站起身來,聲音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與期待。
看到這裡,禦夫子都一臉無語,剛剛不是你們幾個罵的最凶。
怎麼說變臉就變臉,還有沒有原則!
李思凝怎麼也想不到,這個平時低調,就連她都沒見過幾次的哥哥,居然如此霸氣。
禦夫子沉思片刻,說道:“思凝,你哥哥絕對是聖者境無疑。”
李思凝疑惑道:“何以見得?”
禦夫子微微一笑:“這種話,不是聖者境他敢說嗎?”
李思凝:“......有道理。”
李思凝第一次,對一個人產生了好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