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麓書院內可謂是大儒雲集。
他們或是天策王朝各地的名仕,或是遠道而來的異國學者。
能進到觀星閣裡,那一個個都是叫得上號的人物,也可以說是一方文學泰鬥。
來的時候,他們都是隻為瞻仰禦夫子的風采,此刻卻都變成了李塵的狂熱粉絲。
這些文學泰鬥,才是正兒八經會見風使舵。
要是在這個時候去捧禦夫子,那豈不是直接得罪了皇帝。
相反,如果去捧李塵的話,說不定捧開心了,李塵會賞他們一個官當。
至於會不會得罪禦夫子,管他的!
想到這裡,這幫儒士紛紛提筆,洋洋灑灑地寫下詩歌讚頌李塵。
然後這些文學泰鬥一個個排隊跪在李塵麵前,把自己寫的東西獻給李塵。
不知道的,還以為今天是李塵的粉絲見麵會。
李塵並沒有阻止這些文學泰鬥的讚頌,那感覺仿佛在說:你們使勁捧,我愛聽。
不過那幾個熱淚盈眶的,確實演得有些過。
這種一看就是平時缺乏實戰,禦書房跪著的那些朝臣,才是真正的演技派。
而禦夫子一改往日狂放不羈的樣子,衣服也扣好,站的時候筆直,坐的時候端正。
比李塵旁邊的太監總管崔公公還低調。
要不是知道他是禦夫子,恐怕周圍的人還以為他是李塵的護衛。
粉絲見麵會很快就結束,終於來到了激勵天下學子的環節。
李塵在眾人的簇擁下,來到了觀星樓的樓台上,俯瞰著樓下數千學子。
天策王朝每年有上千萬學子參加院試,這些人考上之後還要參加鄉試。
在鄉試中晉級,就可以來到帝都參加會試。
隻要在會試中上榜,那就入編上岸了。
不過會試的前幾名,有資格去參加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
換句話來說,要是能得到李塵欣賞,這些幸運兒有機會直接進入朝廷擔任重要官職。
眼下這些數千學子,基本上都是要參加會試的人。
他們每年在考試之前都會來雲麓書院拜見禦夫子,就像是考試前燒高香一樣,這已經成了一種傳統。
禦夫子一般在這個時候,都會慷慨激昂的做一番演講,鼓勵各位學子取得理想的成績。
久而久之,他在天下讀書人心目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高。
更有甚者,開始以禦夫子為榜樣。
禦夫子那是什麼人?皇帝請他當官他都不當。
所以雲麓書院內隱約就有一種風氣,特彆是禦夫子的門生。
一個個整天上懟皇帝,下嘲群臣。
根本不把朝堂當回事。
哪怕當著李思凝這個皇族公主的麵,他們脫口而出就是對皇帝的不敬之詞。
因為他們知道,這件事情就算傳出去也沒什麼,隻要禦夫子在這裡一天,他們就沒事。
禦夫子今天這一跪,給他們內心的震撼確實不小。
有些才氣過人的門生都在考慮,要不要還是考個功名算了,一直在書院瞎混也不是辦法。
你瞧李塵身後那些當官的多威武。
當他們崇拜的重心從禦夫子變成李塵,那麼考慮的事情也開始不一樣。
禦夫子這一低頭,他的這些門生自然也跟著低人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