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農都尉(1 / 2)

凡人仙葫 西門臥雪 5481 字 1個月前

陳胖子如今出征在外,仍然隨身攜帶著他那一雙寶貝鞋子。

放在最貼身的一隻儲物袋裡,每當有空閒的時候,他就把這雙鞋子拿出來小心觀看。

今天,剛剛經曆了一場大戰結束,他把自己關在一間小房子裡。

這才小心翼翼地把鞋子拿出來,生怕嚇著他的小寶貝。

將鞋子小心地捧在手裡,一寸寸仔細觀看,今天還是沒什麽變化。

自從上次受到驚嚇,他的寶貝鞋子好久沒吃過東西了。

哪怕他弄了很多珍稀靈物投喂,他的鞋子仍然不吃不喝,這樣下去讓他有點擔憂。

每每想起來,陳胖子恨不得給自己兩個耳光,太冒失了。

明知道這雙鞋子的器靈很害羞,他當時還是沒有止住好奇心,躲在門後偷看。

嚇得他的小寶貝,好幾個月都不敢露臉。

陳胖子正在看著鞋子,這時候敲門聲響起,連忙把鞋子收進儲物袋。

“進來。”

一名鎮國軍士兵應聲走了進來。

“將軍,我們最近追查邪教漏網之魚,但查到一個人,不太好決斷。”

“所有相關的人,該殺的殺,該抄家的抄家,有什麽難辦的?”

陳胖子有些不以為然地說道。

整個大周王朝的官府,對於邪教向來是不留任何情麵的,直接殺就行了。

“將軍,這個人你認識。”

“不可能,我從不跟邪教有任何牽扯。”

陳胖子斷然否定,無論如何,首先把自己摘出來。

“將軍你還記不記得,當年我們曾經在安昌縣,蛇口山下見過齊王?”

“當然記得,當時手下眾兄弟還因此得過獎賞的。”

“怎麽?這件事跟齊王有關?”

陳胖子反應過來,眼睛一瞪,嚇得手下一個哆嗦。

“是當時跟在齊王身後,那個騎大鵝的少年。”

陳胖子點了一下頭,他對那個少年有印象,看起來挺純樸,很忠厚老實的一個人。

從當時的情況看來,那個少年跟齊王的關係不錯,深得齊王的賞識。

“齊王不可能跟邪教有牽扯,也必須沒有牽扯。”

“硬扯上齊王,到時候咱們也去不了兜著走。”

“無論這個人是誰,都把他摘出去,少殺一個邪修無關痛癢,牽扯到齊王,事情就不好辦了。”

“我先稟告姬將軍,相信他也會同意我的做法的,另外再給齊王寫一封書信,告知此事。”

陳胖子雖然是武將,朝中也有一些地位,但此事牽扯到齊王,他還是得小心處置。

“可是將軍,這件事情不太好摘除。”那名士兵小聲地說道。

“為什麽?”

陳胖子有點惱火,手下人怎麽就這麽死心眼呢?

“就當沒發現他這個人不就行了!”

“可是這一次進入道玄秘藏的鑰匙,就在蛇口山那個武舉人手裡,還是他親自打開的大門。”

聽士兵這麽一說,陳胖子也陷入了沉默。

手持鑰匙打開道玄秘藏的大門,這個人物太關鍵,沒法摘出來。

他要是強行把此人洗白,到時候被其他人抓住把柄,也要跟著倒黴。

“你等著,我去見姬將軍,由他親自定奪。”

陳胖子出了房間,便往姬將軍所在的大殿走去。

正好姬將軍此時無事,陳胖子摒退了左右,把此事的來龍去脈講了一遍。

姬將軍得到彙報,摸著下巴沉思了一會兒。

“你說的這個武舉人名叫張二苟是吧?”

“是的,安昌縣人氏,在平息叛亂中立過功,得到一粒築基丹的獎勵,於數年前築基成功,是三陽郡登記在冊的築基修士。”

陳胖子不知道姬將軍要如何處理,所以在講述二狗子生平之時,沒有提及他的築基丹是由齊王贈送。

“咳咳咳……”

姬將軍摸著下巴虛咳了幾下,這才說道。

“張二苟此人,忠於朝廷,忠於大周,數年前被齊王委派,臥底於邪教之中。

此人不懼生死,深入龍潭虎穴,親自打開道玄秘藏的大門,將邪教徒誘入其中,為此次誘殺邪教徒立下首功。”

陳胖子聽到姬將軍把話說完,他眼睛都亮了,果然不愧是將軍。

三言兩語就把事情解決了,還送了齊王一個很大的人情。

“你就照此辦理吧,上奏朝廷,為所有將士請功。”

“好嘞!”

陳胖子按照姬將軍的吩咐,寫好奏摺,然後眾人署名,送了上去。

戰報和斬獲的人頭,一起送到朝廷,震驚朝野上下。

此次,鎮國軍利用道玄秘藏誘殺邪教修士,共計斬首865人,其中六名金丹,揪出潛伏在官府中的邪教徒237人。

邪教一直都是危害大周王朝穩定的毒瘤,上一次青州大亂,就有邪教徒在背後攪風攪雨。

但一直以來,邪教徒都隱藏極深,分散於各地,平時不怎麽露麵,很難抓住一兩個。

以至於官府抓了很多年,邪教的聲勢反而越來越強。

鎮國軍這一次把數百邪修都誘過去殺了,至少未來數百年,邪教都無法恢複元氣。

因此,此次鎮國軍上下,都應該得到重賞。

這一次立功的眾人之中,張二苟這個武舉人就顯得特彆耀眼。

他以區區築基修為,不懼生死,深入龍潭虎穴當臥底,最終將所有的邪修引進了道玄密藏之中。

這樣的武舉人乃是國之棟梁,國士無雙,當然要重賞。

作為安插二狗子當臥底的齊王,自然也立下大功。

英明睿智,文治武功,德被蒼生,萬壽無疆,至高無上隆興聖皇帝,在朝堂上把這個小皇子狠狠地誇了一頓。

然後,朝中諸位大臣都說是隆興聖皇帝生得好,龍生龍,鳳生鳳。

一切都是隆興聖皇帝的功勞,是皇族的血脈足夠優秀,為大周王朝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傑。

在姬氏皇族的掌握下,大周王朝必定千秋萬載,既壽永昌!

本來爹娘愛幼子,爺爺奶奶愛頭孫,隆興聖皇帝對這個最小的兒子也有所偏愛。

現在聽到大臣們這樣吹,隆興聖皇帝心裡美滋滋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