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功嘛。
竇樂又不是主帥,不給他功勳,依舊可以給其他將領加封。
裴寂立即說道:“陛下,臣以為,將原先準備封的國公,改為縣公。”
“不行,罰的太輕了,縣侯吧。長安縣侯。其餘人,依裴監的意思,自然要賞罰分明。”
“臣領旨。”
李建成這才說出了他最想說的話:“父皇,兒臣以為,二郎眼下重病初愈。應該回長安來休養,舅舅此時已經在蘭州城,兵強馬壯,士氣高漲。依軍報上看來,已經在準備木筏等。”
聽了這話,李淵臉色一黑。
李建成有點緊張,他害怕自己這麼明著把李世民的兵權給奪了,父親不高興。
誰想,李淵給身邊太監吩咐了一句。
太監取了一封信過來。
李淵拿起信翻開看了一眼:“蕭瑀與我往日有舊,今日有情。為光祿大夫,封宋國公,拜民部尚書。薛舉狂妄,吾弟勸他歸降,他輕視吾弟。”
說完,李淵把手中信甩了出去:“看過後,派人送到蘭州,交給你舅舅。”
李建成接過打開一看,然後傳給其他重臣。
信中有一句話,極為刺眼。
落款:從弟大涼皇帝。
幾位重臣傳了圈,懂的都懂,稱李淵為兄,那就是不願意臣服了,而且還自稱大涼皇帝。
李淵肯定生氣。
李建成狂喜,心中明白,眼下連同薛舉的降兵,蘭州城有近二十萬,若是降兵可用的多些,那就是超過二十萬的兵馬,調李世民回來,這二十萬兵馬就歸竇樂指揮了。
“父皇,正所謂,名不正、言不順。請父皇準許三郎開府,四弟已經開府在晉陽鎮守,三弟開府,舅舅為長史,領軍討伐偽涼帝,此為名正言順,兒臣請父皇決斷。”
這話講的完全沒錯。
當下,好幾位重臣也站出來表示支持。
裴寂也認為合適。
李淵想了想,沒錯,若不開府,領這麼多兵馬,還是一個小小的馬監,確實不合適。
“那,擬旨吧。”
李淵又說道:“裴監,代朕手書一封,告訴那混帳,討伐偽涼若大勝,我還他國公爵位。再告訴他,切不可輕敵冒進。”
“臣明白。”
話說兩邊。
竇樂攻占了蘭州城,第一件事情就吩咐獨孤十三:“十三,你帶一隊輕騎日夜兼程趕緊回去,就是抬,也要把秦王給我抬來。”
孤獨十三:“這麼急?”
竇樂說道:“不急不行,你看那邊。”
獨孤十三順著竇樂的手往那邊一看,兩張案,四個筐,擺滿了公文。
竇樂:“你知道,我不識字。這個,也認識幾個字,但讀不懂公文,那麼多公文,我早上翻看了幾本,勉強看懂了,可依舊不明白,什麼叫檢查戶籍、張榜安民。還有什麼,官吏磨堪……算了算,太麻煩了。”
獨孤十三苦笑著點了點頭:“我這就去。”
“快,快。”
事實上,這些事情李靖都能處理,但竇樂不能讓李靖過問,這是越權。
一個沒處理好,有可能為將來埋下殺身之禍。
所以,公文,就堆在那裡好了。
竇樂帶著李靖忙其它的事情。
翻薛舉的倉庫。